- 政策文件
各县(市)区卫生局、教育局(文卫局、社管局),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
为有效预防学校幼儿园(以下统称“学校”)传染病疫情、集体性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全市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年3月中旬到4月上旬市卫生局会同市教育局对全市各地学校的查验接种证和食堂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工作开展了联合督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检查基本情况
此次督查共抽查各类学校幼儿园46家,其中幼儿园16所、小学20所、中学10所。检查的重点对象为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及各类乡镇幼托机构和小学,尤其是民工子弟学校和民办幼儿园。检查的重点内容是接种证查验登记、补证补种、资料汇总和学校食堂及其周边食品卫生安全、饮用水卫生等方面。
从检查情况来看,各地均开展了幼儿学生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卫生部门与教育部门联合下发或转发了实施方案,绝大多数县(市)、区对校医和(或)防保医生进行了培训,并通过发放告家长书、张贴宣传画等方式开展了相关的宣传。余姚市补证、补种工作做得较好,在接种门诊的安排下,所有外来民工子弟学校里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学生由学校统一组织到接种门诊补种脊灰和麻疹疫苗,有效预防免疫相应疾病的发生。监督和管理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有北仑、江北、奉化、宁海等地,教育局与卫生局密切配合,对查验工作进行全面督导,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江北区还制定联络员制度,每所学校、幼托机构配备一名接种门诊医生,规定接种门诊医生1月2次到幼托机构、学校进行疾病预防、查验接种证的指导,并留有指导记录,校医在记录上核实、签字。
食堂食品和饮用水卫生方面,各地卫生和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绝大多数学校都建立了“校(园)长第一食品安全责任人制度”,把该项工作列入学校重点来抓,投入了经费,增添了必要的卫生设施设备,使学校的卫生工作有了较大的改善。各类食堂均建立健全了各种食品卫生制度,配有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对食堂卫生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卫生责任制度落实到人,食品卫生岗位责任制完善,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学校食堂餐具消毒工作规范,同时加强了食品原料采购的索证制度,食品从业人员基本上能出示有效健康证;检查未发现过期或腐败变质食品;多数学校采用桶装水供学生直接饮用,并定期对饮水机及设备进行清洗消毒,部分学校提供开水。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本次检查也发现不少问题。查验接种证工作中,仍存在部门配合不到位,职责分工不明确的现象。虽然各地卫生部门与教育部门联合下发或转发了实施方案,但个别县(市)、区职责分工不够明确,存在相互推诿、表面应付现象;二是工作开展不均衡,部分学校未开展补证补种工作。民工子弟学校是查验工作的薄弱环节。在抽查的幼托机构、小学中各有1所未开展接种证的查验工作,部分学校只开展查验工作的登记,而未督促学生补证、补种;三是对校医的培训不到位,查验工作开展不规范。一些地区未开展统一培训,学校对接种证查验的整个流程不清楚,未按照方案要求下发和回收补证、补种通知单。绝大多数幼托机构、学校未保留儿童接种证复印件,部分校医登记的儿童接种资料不准确,填写不规范、不完整;四是督导检查工作不到位,接种门诊指导力度不够。抽查的14个接种门诊中有1个未对幼托机构、学校接种证查验工作进行指导,还有1个接种门诊所保存的小学学生的免疫状况登记表与学校登记表不一致。五是宣传工作不深入,儿童家长对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的认识不足,尤其是一些外来民工子弟儿童家长不愿提供儿童原居住地的接种记录,部分家长还拒绝给孩子补种疫苗。
食堂食品和饮用水卫生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校食堂比较陈旧,各功能间布局不合理,设施相对较差,尤其是民工子弟学校,尚存在较大的卫生安全隐患;仓库内食品未做到分类分架、隔墙离地;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和进货验收记录不全;食堂防蝇、防尘、防鼠设施不完善;食堂留样品种数量不足,未标明餐次和日期;食堂食品从业人员不稳定,造成新增的部分从业人员未持有效健康证上岗;民工子弟学校和民办幼儿园存在临时思想,对硬件设备的投入不足;部分学校使用二次供水和桶装水,未定期清洗消毒水箱和饮水机。
针对存在的问题,检查组已责令有关单位限期改正,并要求当地卫生、教育部门及时回访巡查,督促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学校查验接种证和食品饮用水卫生工作,是学校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地卫生和教育部门要本着对师生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领导,强化部门配合,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要加强对辖区内各类学校卫生工作的督查力度,对工作不利,卫生措施不到位、卫生安全隐患严重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通报批评,并按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查验接种证工作方面,一要按照查验工作规范要求,明确职责分工。各地卫生与教育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开展督导检查,使此项工作常抓不懈,疾控机构做好查验工作的技术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将该项工作纳入学校卫生工作的考评内容。二要加大对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查验证的管理,通过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制度的实施,摸清需要实施查验工作的幼儿园和小学数量,督促各类学校全面开展查验工作。三要加强人员培训,规范查验工作。由教育部门定期组织,各县(市)、区疾控中心承担师资,对辖区内学校保健医生及教师进行接种证查验的培训,提高其查验接种证的相关知识,规范工作程序。四要加大对接种门诊的督导及接种门诊对学校的指导力度,提高查验质量,报告的数据要求真实可靠。五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儿童家长防病意识。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有关接种证使用方面的知识以及疫苗可预防疾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儿童家长保管接种证的自觉性和参与预防接种的主动性。
各地要在前几年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和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的监管力度,督促学校落实各项卫生措施,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今年可在部分学校中开展“五常法”卫生管理试点工作,使我市的学校食堂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管理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宁波市卫生局 宁波市教育局
二○○七年四月二十五日
来源:宁波市卫生局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