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暖民心
来源:宁波市卫生计生委
时间:解决民生问题,造福千万百姓,是各级党委、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民心所向。
三年多来,我区把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切实帮助广大农民群众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党委、政府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之一来抓紧抓好,不断巩固和提高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成效,从而促进了我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全面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据有关数据显示,到2007年止,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覆盖全区所有的村委会,参加人数达69309人,参合率为98.24%,其中甬江、庄桥、洪塘街道的参合率都高达99%。
一项项原本硬邦邦的数据记载着我区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工作的成效,而这些数据正化成了绵绵春雨,滋润着江北大地,惠及全区城乡千家万户,为全区广大农民群众点燃了希望,撑起了一片晴空!
群众心中有杆秤
“我只交了125元钱,却报销了30000元!”洪塘街道林家村的王女士高兴地说。“今年3月初,我因病入院治疗,共花了医疗费62000多元。幸好我参加了江北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帮助我度过了难关。现在,我们农民群众也像城里人一样,可以享受到住院治疗有报销的好政策,这是过去我们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现在真的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真是好啊!” 今年73岁的王女士在今年3月不幸患上重病,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先后在我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这无疑是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经济雪上加霜。正是由于她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才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她的困难。
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过去的“村办村管”、“镇统筹”到现在的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农民群众为什么能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呢?这样的数字或许能说明问题:2004年,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补偿因病住院4117人次,补偿金额1102.91万元,人均补偿2679元。2005年,全区补偿因病住院5039人次,补偿金额1472.45万元,人均补偿2922元。2006年(八个月),全区补偿因病住院3662人次,补偿金额980.46万元,人均补偿2677元。另外,三年来,我区为全区173位低保户在住院结报补助后的个人自负部分再给予30%的救助,救助金额24.9万元;对参保农民住院有效费用5万元以上导致家庭生活困难者给予5000—12000元不等的救助,共救助159人,救助金额112.7万元。
这些数字的变化,正是我区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的最好诠释。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让广大农民群众个个看得见,摸得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行,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和看病难的问题,使大家都能亲身体验到“民心工程”建设带来的种种好处和实惠,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与此同时,也使全区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体会到党委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使得全区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了。
来源:宁波市卫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