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市爱国卫生简报
2008年6月13日
工作交流
加强健教 整治环境 扎实工作
深入开展以防控手足口病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
安徽阜阳暴发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手足口病疫情后,我市各级卫生部门迅速行动,切实加强本地手足口病防控工作,5月4日下午,全市卫生系统紧急召开防控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我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根据会议精神,市爱卫办于5月7日下发了《关于开展防控手足口病健康宣教和重点环境整治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提高认识、积极行动,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夏季爱国卫生运动,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各级爱卫组织在已开展第二十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的基础上,掀起一个全民大搞爱国卫生运动的新高潮。以镇、村、社区为单位,进一步组织发动广大群众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将儿童活动场所、托幼机构、小学等公共场所和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作为环境卫生整治的重点,对城乡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同时充分发挥爱国卫生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作用,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并印制了各种针对性强、简洁通俗的宣传画、宣传折页、宣传单和小册子,向群众广泛宣传手足口病预防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截至6月13日,全市共开展手足口病专题健康宣教培训370期,36830人参加;展览黑板报(窗)6777块;悬挂宣传横幅674条;发放宣传资料1778068份;整治卫生死角10502处,清除垃圾17201.1吨,开展集中环境整治活动2822次,120058人参加;清除“四害”孳生地16481处,开展集中灭杀行动1379次;检查各级水厂107家,水样监测391份。目前我市的手足口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城乡环境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地卫生面貌已有明显改善,市民卫生防病意识明显提高。
戒烟 是责任更是爱
——我市开展控烟系列活动
今年第二十一个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无烟青少年”,在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前后,我市围绕主题,开展了控烟系列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吸烟有害健康,引导市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5月29日,市爱卫办、市控烟与健康协会、宁波晚报、南苑戒烟服务中心联合召开座谈会,邀请市级相关部门、单位就宁波的控烟现状,公共场所禁烟的难点等与市民代表展开讨论,宁波晚报对此开辟专栏“民情直通车”进行了报道,引起广大市民极高的关注度,为下步全市控烟工作的推进营造了很好的氛围。5月31日,市爱卫办、市控烟与健康协会、宁波晚报、市老年卫生协会在华光城社区开展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向广大社区居民宣传吸烟和被动吸烟的危害。社区居委会办公楼前的大型电子显示屏不断滚动播放控烟标语、现场展出10余块图文并茂的有关吸烟危害的展板,呼吸科专家向大家详细介绍了香烟所含的有害物质、吸烟引起的人体生理改变及可能引发的多种疾病,并耐心解答居民有关问题,听了专家的讲解,有好些烟民纷纷当场表示要戒烟。活动现场还发放百余份《宁波市爱国卫生条例》、禁烟标志、控烟宣传资料。
6月13日,宁波市卫生监督所组织海曙、江东、江北等六个区23名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对公共场所进行了一次禁烟联动检查,抽查了市六区范围内的公共场所47家,其中歌舞厅18家、医疗机构13家、证券机构5家、车站5家、网吧6家。从本次检查的情况看,我市公共场所的禁烟状况有较大的改观,被检查单位和广大市民公共场所禁烟意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其中医疗机构和车站禁烟工作相对做得较好,歌舞厅和证券机构次之,网吧最差。本次检查共发现5家违法单位,检查时当即提出警告的4家,另对1家比较严重的单位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各地也结合各自实际,纷纷开展了无烟日活动。海曙区在海曙公园以“禁止烟草广告和促销,确保无烟青春好年华”为口号,通过版面展示、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劝阻吸烟、咨询服务、学生控烟作文朗诵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大力宣传了烟草制品对青少年的健康危害。江北区向全区单位以及居民发出了“控制烟草危害,营造健康氛围”的倡议书。倡议书要求全区居民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培养自控能力,抵制诱惑,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在各类公务活动及社会活动中不主动敬烟,不接受敬烟;积极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卫生常识,告诫子女及亲朋好友不吸烟。镇海区召开控烟工作会议,部署全区公共场所控烟工作。北仑区爱卫办专门印发三千份“吸烟危害健康”宣传资料分发到各街道、乡镇及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组织重点人群一百多人员进行禁烟相关知识测试。奉化市、宁海县爱卫办联合卫生监督所对建成区公共场所禁烟情况进行了检查,对检查中发现问题,责令其限期整改。宁海县直各中小学在世界第二十一个无烟日到来之际,在各班开展主题为“请别再吸烟”的班会活动,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广播、标语、专题片、讲座等多种多样的宣传形式,让师生了解认识吸烟的危害性,并向吸烟的家长讲解吸烟和被动吸烟的危害,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抄送:省爱卫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办公厅,市爱卫会正、副主任、委员部门,市文明办,各县(市)、区爱卫办,市属各新闻单位。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