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公告
  • 媒体报道
甬派:DSA、手术室…宁波"医院开放日"带你走进这些"神秘地带"
来源:宁波卫生计生委来源:宁波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6-10-21 09:16      阅读次数:
[ ]【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神秘的手术室里是什么样的,介入治疗是怎么进行的……在医院里,总有一些地方显得有些神秘。

      今天上午,借宁波市首届“医院开放日”市民体验活动,甬派君在医院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进这些“神秘地带”,感受医护人员的真实工作状态。

      第一站,甬派君来到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科DSA(介入治疗)室,介入科主任于志海为我们作了讲解。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介入治疗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简单地说,人体全身所有血管的毛病,都可以通过DSA来进行治疗。”于志海告诉记者,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DSA是全市介入种类最全的,“我们现在每个月平均有150台左右的介入手术。”

       据于志海介绍,由于介入诊疗室内有辐射,医生必须穿上25斤重的防辐射服,而且完全不透气。为了体验下到底是什么感觉,28岁的市民代表陆先生率先穿上了辐射服,本打算坚持到介入室内两位医生做完手术,不想10分钟后便不由自主地弯下腰,靠在了桌子上。


      “做手术的时候可是不能靠的哦。”于志海笑着说,国内从事DSA的医生,基本都患有腰椎间盘突出。

       辐射有这么厉害吗,不穿防辐射服会怎样?于志海简单打了个比方,一 次正常的腹部平扫CT的辐射是400mgy,而平均一个介入治疗的辐射在1500mgy左右, 相当于一次CT的三至四倍,这类防辐射服大概能够消除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的辐射,考虑到平均每月150台左右的手术量,辐射服是非常有必要的。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是永久性的,许多DSA医生的床头会常备安眠药,我不光有安眠药,还有红酒。”于志海告诉记者,一天手术做下来,人会觉的非常疲劳,但却睡不着,只能依靠外物来帮助,“刚开始对辐射概念不大,现在能感受到了,说白了,DSA医生就是拿自己的命去换病人的命。”

      离开DSA介入诊疗中心,记者与市民代表开始前往在我们眼中最神秘的地方——手术室。想进手术室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在经过允许后,记者在门口领到了一套衣服——进手术室,都得先换衣服和鞋子。


      一切准备就绪,记者怀着激动的心情,终于来到了各个手术室的门口。“做手术之前,一般需要医生提前一天和病人确认,确定后会将手术通知单发到手术室,护士长会根据通知单安排手术和护士。”在手术室,主管护师蒋竹韵对手术流程作了简单介绍。

      “一台手术正常情况下是3名医生,2名麻醉师,再加2名护士,当然这个不是固定的,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蒋竹韵告诉记者,目前手术室共有39名护士,每个护士都要求所有科室的手术均会做,“这个行业加班是常事,手术室每个护士都有半夜被一个电话叫回来的经历,像昨天手术较多,更是全体加班。”


      23岁的陈小姐是公司职员,在手机上看到“医院开放日”的活动信息后立即报了名,在所有的参观项目里,她只选了手术室这一项,“我大学学的是公共事业管理,侧重卫生事业管理方面,在实习的时候去了医院,但是没抽到手术室,一直觉得很遗憾,始终想能来手术室看一看,这次终于达成心愿了。”

      陈小姐告诉记者,在来参观前,对手术室的感觉是“神秘”,参观后变成了“神圣”。“一个个手术室看过来,所有的医生都在全力以赴地为病人在努力,知道他们的工作状态后,觉得真的非常了不起。”说到这里,她笑了,“当然,也觉得放心了。”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