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文明
陈治源与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合影留念。图片来源:甬派
12月23日,宁波好医生陈治源顺利成为了江北区第5例、宁波市第59例、浙江省第32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陈治源是江北区白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他将去省里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故事,媒体前几天曾做了报道。
19日,那份“我是医生,我们不做,谁去做的”小小勇气,支撑着他踏上了赴杭之路。
23日,陈治源被送进了浙江省中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先期连续注射了9针动员剂。当天上午8:40-12:00,经过近4个小时的采集,他成功捐献198ml造血干细胞血液,由省红十字志愿者第一时间送往受捐者目的地。当天下午5时,好消息传来,志愿者已经如期将干细胞血液安全送达,经检测,造血干细胞数量远远超倍,足以满足受捐者的需求。
捐献成功后的陈治源说:“希望我的一点点勇气,能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这项充满爱的项目”。
虽然说,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人体的伤害有限,捐献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无论是谁,都还是需要一份“小小的勇气”。以下是陈治源的心路历程——
《造血干细胞捐献日记》
第一天阴
12月19日,江北区红十字会会议室里聚集了爱心人士。今天是我即将踏上杭州捐献之行的欢送会。我在欢送会上说:‘人的生命是脆弱又是珍贵的,当疾病来临无能为力时,有一种细胞能在千万分之一中相遇,也算是缘分注定,我将秉承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使命,将生命点燃、缘分延续……”
在大家的祝福声中我踏上了杭州之行。浙江省中医院,一进入该病区,现场的氛围让我肃然起敬,到处都是穿着志愿背心的志愿者们。
交流中得知我将每天早晚各注射一针功员剂,于23日上午正式采集造血干细胞,随即我便被安排注射第一针动员剂,此时我真的感觉到使命就此开始了。
今天刚好有一名志愿者在采集造血干细胞,医生为了让我更加直观的了解采集过程,带我来到采集室现场,与正在捐献的志愿者进行了沟通并合照留念。当看到受捐者医护代表接过刚刚采集的造血干细胞放进冷藏箱,拎着速去救命的一刹那,我的内心瞬间像被一股电流击过,有了感动的感觉!
第二天雨
早上5点多就醒了,也许是医生昨天告知的动员剂反应,也许是陌生的环境让我难以入睡。除了有点失眠,其他一切安好,无明显症状出现。
今天又有一个惊喜降临在我身边,我陪妻子买了件衣服,随机抽了张刮刮纸,居然中了奖。捐献造血干细胞能十万分之一中奖,买个衣服也能中奖,这人要是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
第三天雨
吃完早餐,按时注射动员剂。今天采集室里又有一志愿者在参加捐献,是萧山中医院的一名医生,看见他采集全程精神状态不错,也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今天有个突发状况,让我措手不及。此次捐献,本来没有让年迈的父母亲知道。但是他们还是知道了!长达20多分钟通话中,父母亲的不舍让我百感交集,但不管他们如何劝慰,我捐献之意已决。我想办法说服了他们。
第四天晴
离捐献的日子越来越近,电话问候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纷纷表示要来看望,被我一一婉拒。今天冷空气降临,我增加了衣服,确保明天的捐献能顺利进行。
第五天晴
今天是真正“大考”的日子。先期连续8针动员剂的注射发挥了作用,腰骶部有点发酸。护士又给我注射了最后一针动员剂。
早上8:40捐献正式开始。10点左右,在与医生的交流中,了解到有个别案例因为造血干细胞数量不足导致捐献不成功,我提出多采集一点,以提高捐献成功率。经过近4个小时的采集,我成功捐献198ml造血干细胞血液。
我拿着这一袋“生命的种子”时,被自己感动了。这是我生命中最伟大的时刻,用它能救活远方的一条命。我让妻子将一张写满祝福的贺卡,和血液一起,由省红十字志愿者第一时间送往受捐者目的地。
贺卡中是这样写的:虽然你我不再同一座城市,且素未谋面。但自从我知道在这座城市之外的另一边还有一个急需我帮助的你!是缘分吧!让我们以这样的方式结识,挽救你的生命,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最后,祝愿你早日出舱,早日康复!从此开启更美好的人生!(甬派 沈莉萍)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