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报道
从今天起,宁波市第二医院在 门诊、急诊以及住院部全面推行就 医实名制。也就是说,市民来该院 就诊须随带医保卡或身份证(或军 官证、护照、儿童携带户口簿),还 得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若是你没 带有效证件,无论是普通门诊还是 专家门诊,均无法挂号。当然,在全 面推行的初期,也出了一条“缓冲” 政策———那些确需就诊,又忘带有 效证件的市民,可到相应楼层的服 务台手工签章,填写身份信息后, 凭此单再到窗口挂号。原则上,每 位市民只能办理一次。
无独有偶,记者从鄞州二院获 悉,该院的就医实名制软件将于4 月15日正式上线。通过在所有挂 号窗口配备读卡器,读取自费病人 的身份证后,产生与这位病人对应 的唯一号码,将这位病人在该院的 门诊、检查、住院所有记录关联起 来。各类有医保卡的病人重点在于 更新他们的联系方式。
消息甫一发布,引发网友争 论。有人认为这是医院给看病故意 设置障碍;有人认为买火车票、邮 寄快递都要实名的年代,看病更应 实名制。为啥要推行看病实名制? 这一制度在甬城各大医院推行得怎 样?它将给我们带来什么?为此, 记者展开了调查。
落实之难
忧虑隐私外泄
“请出示身份证。”昨天上午, 记者在市第一医院门诊大厅看到, 挂号窗口的工作人员要求患者亮明 身份。记者电话采访了宁大附属医 院、李惠利医院、李惠利东部医 院、鄞州人民医院、市妇儿医院等 多家医院的门诊办公室主任,发现 实名制看病正成为甬城各大医院的 共同行动。
作为一项重要的医疗制度,它 事关患者医疗安全,各相关部门一 直在主导推动。浙江省多次发文要 求推行看病实名制,在2013年的 相关文件中还指出,在专家门诊、 特需门诊务必推行实名制。据了 解,看病实名制不仅在宁波,还在 北京、湖北、广东、辽宁等省市多 家医院推行。
看病实名制实际上包括两个要 素,一是身份证的匹配,即姓名、 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二是正确的个人联系方式,即地址 和联系电话。
尽管甬城各大医院力推看病实 名制,但看病用不用真名,留不留 准确的联系方式,一些患者有自己 的顾虑。
“疾病毕竟是一种隐私,不想 让别人知道。”小李定期会去医院 做乙肝相关检查,但每次检查时, 他都会使用假名。他解释说,尽管 乙肝小三阳携带者没有什么危险, 但考虑到社会对肝病的看法,他只 好选择回避。
“流产对于未婚女子来说不是 件光彩的事。”小林与男友同居后, 不慎怀孕,两人觉得孩子来得不是 时候,来到医院做人流手术,没有 用医保卡,而是另外办了一张就诊 卡,留了男友的手机号。
据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一项 调查发现,武汉地区的假名看病率约 为20%,多数患者对假名看病现象抱 着接受或无所谓的态度。记者从甬城 各大医院了解到,对于就诊得出示身 份证等有效证件,绝大多数市民并不 清楚其中的必要性。市第二医院门诊 办公室主任应莉敏说,特别是老年患 者、外地来甬患者没有随身携带身份 证的习惯。此外,急诊病人往往由他 人代为办理挂号手续,难免出现信息 有误或不全的情况。
市妇儿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陈 志央说,凡是有医保卡的病人,实 名制容易执行。然而,该院儿科里 有近半患者是自费的,有的是外地 户籍,有的是从县市赶来就诊,这 部分儿童的看病实名制就难以执行 到位。“很少有居民会想到,孩子 看病得带上户口簿。”
另有一部分患者出于隐私考 虑,对于提供身份信息有所抗拒。 综合各家医院采访发现,医院的肝 病科、妇科、计划生育科、整形美 容科、性病门诊、皮肤科等科室是 患者使用假名或信息不全的重灾 区。据估计,在这些科室选择真实 姓名并留下准确联系方式的患者, 占比不到一半甚至更低!
“有些在普通科室看病的患者 也会拒绝更新资料,甚至登记虚假电 话。”宁大附属医院门诊服务台的护 士说,市民可能是出于个人信息泄露 的担忧。为了保护患者的信息,宁波 市第二医院还专门引进了一套防信 息外泄的管理软件,设置了权限,配 备了密钥,每个IP地址动了病人的信 息都会留下痕迹,追查到责任人。除 了信息化手段外,医院还制订了相关 规定,比如工作人员离开电脑必须关 机或设置屏保,每个工作人员须设置 个人密码且不能通用;如果病人有特 殊需求要求保护隐私,医院会在信息 系统中作出特殊标记;留有病人信息 的废纸必须用碎纸机处理等等举措 来保护病人隐私。
从甬城各大医院调查发现,各 类医保卡患者看病实名制落实得较 好,但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 联系方式没有更新;非医保患者即 自费患者占各家医院门诊量的三成 至五成,其中身份信息、联系方式 不全的较多。
实施之利
建立患者健康档案
据介绍,看病实名制不仅为了 打击“号贩子”,也是出于患者的 角度考虑。“患者以真实身份就 诊,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种、检 查、检验、用药及费用等信息资料 可长期保存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病 人若遗失或更换就诊卡及医保卡 后,仍可查找到以前的就诊记录。 这样,医院才能实现高质量、可延 续的医疗照护。”一家医院的门诊 办公室主任如是说。
此外,准确的联系方式可帮助 医院在第一时间将检验检查危急值 通报到患者。去年10月末,市第 一医院神经内科一位50多岁的男 性患者,做了头部CT后离开了医 院。中午临近下班时,影像科发出 危急报告,诊断该患者为蛛网膜下 腔出血,即有脑出血症状。情况危 急,医生立即从门诊系统中找到该 患者的联系电话,打过去却是空 号。医院总值班在核对后发现患者 留的电话和地址都是不正确的,身 份证号码根本没填。无奈之下,医 院只好向110求助,民警随即查出 了4个同名同姓者,几番周折才成 功联系上患者,并给予及时的治 疗。
立即告知患者,还是延缓数小 时后才能告知还是无法告知,对于 挽回生命或降低致残率来说意义重 大。曾有一位患者在心电图检查中 查到心梗迹象,但是联系电话、住 址均为不详,通过公安系统姓名搜 索也无法查找到相对应的人。待数 日后大面积心肌梗塞发作,送到医 院时,已回天乏力。
更为普遍的是,多年就诊记 录的累积有助于对疾病作出准确 的诊断。史先生在体检时发现肺 部有空洞,医生怀疑有早期肺癌 或是肺结核的可能,然而在多次 的痰培养中未发现结核杆菌。为 此,医生调用了史先生历年的体 检和门诊就诊的胸部X光片和 CT片,结合病历记录发现3年前 他曾因咯血就诊。专家会诊后作 出了准确的诊断。
此外,通过实名制将所有相关 健康信息关联后,可为今后个性化 的居民健康干预提供准确的数据支 撑。
采访中记者越来越感受到互联 网+给医院就诊流程带来的巨大变 化,若非实名就无法享受这些便 利。近些年,各大医院的自助服务 机数量骤增,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市第二医院的门诊大厅里有40多 台自助服务机,今年又有60多台 投放到各个门诊楼层和病区。各大 医院在推广的预约挂号、自助结 算、多种电子结算或网上结算等需 要依托实名制,实名就医的概念还 在向移动端延伸。市第二医院将全 面升级官方微信公众号,市民只要 在该平台实名注册并绑定相应就诊 卡,不仅能预约挂号、查询就诊队 列,系统还会第一时间推送检验检 查信息、全程导诊服务。
推行之路
创建识别患者的唯一标识
按照国际病人安全目标要求, 至少使用两种确认患者身份的方 法。浙一医院、浙二医院使用了患 者姓名与病案号两种方式对患者身 份进行确认。在这两家省级医院 里,病案号不仅是识别患者的唯一 标识,也是日后查找患者资料的唯 一途径。
甬城各大医院采取的是患者姓 名与身份证号码这两种方式来确认 患者身份。
作为甬城首家全面推行看病实 名制的医院,市第二医院已在6 号、7号楼的30多个病区推行病 人佩戴腕带和PDA扫条码技术, 推动全过程的医疗安全监管。每位 入院病人核对身份后,将戴上腕 带,护士或医生有任何一项治疗操 作,均需先用PDA扫描患者腕带 及相应的药物或治疗项目,只有两 者吻合,才能操作。治疗时间、项 目及数量、操作执行人等相应信息 同时记录在医院电脑中,一目了 然。今后,将在该院所有病区推 行。
去年4月,该院先在各门诊窗 口的显示屏上增加患者核对联系电 话功能,并把更新的电话号码保存 在该院病员信息库中。去年8月 起,该院对未带身份证看病患者发 告知书,要求他们把准确的身份信 息及住址发到医院指定的邮箱内。 实施两个月后,邮箱内却空空如 也。去年10月1日起,该院由专 职人员负责给病人打身份核对电 话,再手工录入,再要求患者拍照 后微信传回。起初每天只能传回四 五十个患者的身份证照片,后来每 天能收到100多张患者回传的身份 证照片。
今年3月14日该院在所有的 专家门诊推行看病实名制。若是第 一次没带身份证,得到楼层的导 医台签章后方能挂号就诊,同时 会收到一张“请下次必务带上身 份证来就诊”的相关宣传资料。 据该院门诊统计,在推行近1个 月后,起初每天要来签章的患者 有二三十位,后来逐渐减少,现 在平均每天只有2名患者得再次 签章。由于解释和宣传做得比较 到位,有病人抱怨看病有点繁琐, 但基本上没有投诉。
该院在执行看病实名制时,还 推出了《市第二医院患者一级信息 修正申请表》,需要修改的归类信 息,错误的是什么,正确的应是什 么,新增的信息有哪些?造成信息 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都得逐一 认真填写,还要患者核对、责任医 生签字,须提供患者有效身份证明 原件,方可申请修正。这份表格将 夹在病历中,作为法律依据永久留 档保存。
据统计,该院的门诊看病实名 制比例一路攀升:2015年3月底 80%,12月31日87.8%,2016年 2月6日90.9%,2016年4月2日 93%。“看病实名制,开始推行时 比较难,但只要医院持之以恒地倡 导并辅以得力的措施,逐步引导市 民树立起看病带上有效身份证明的 观念,产生院方和患者良性互动 后,将会越做越轻松。”应莉敏颇 有感触地说。
据悉,为确保儿科自费患者实 名制看病,市妇儿医院也在抓紧开 发相关软件,将监护人身份证明与 孩子的绑定,做出标识。
编辑点评
看病实名制须从细节上落实
购票实名制、手机实名制、 网吧上网实名制……如今,看病 实名制也在各大医院逐步推行起 来,一方面是为了打击“号贩 子”,另一方面是为了给患者建 立一个完整的电子健康档案。然 而,对于看病实名制,大家见仁 见智。
有人认为看病实名制“有欠 考虑”,患者就医,是一件挺着 急的事儿,有些病情甚至不容得 片刻耽搁,若因为忘带有效证件 而被拒之门外,或者因为填写信 息登记表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 间,这难免让已经颇为紧张的医 患关系更加“雪上加霜”。更有 人以“隐私权”为由表示“不支 持”,总有些患者不愿自己的病 情为人所知。
然而,由于“号贩子”猖獗, 一个号多个病人等原因,让实名制 被各大医院提上议事日程。至于实 名制带来的不便,有人认为并不是 太大的问题,从长远来看,看病实 名制可以帮助实现患者信息的完整 性和连贯性,从而在就诊时有助于 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史,为其提 供更有针对性的治疗。
不管赞成也好反对也罢,看病 实名制作为一种对完善现有医疗体 系的努力,在初期确实存在一些不 尽如人意的地方。这需要医院从技 术、管理等细节上将实名制落到实 处,全面弥补现有的“漏洞”,消除患 者隐私泄漏的忧虑,使其更有安全 感,确保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
来源:宁波日报 4月11日 3版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