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政管理
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工程,江北区积极探索医疗托管合作模式,推动“优质医疗人才”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有效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自2013年市第一医院全面托管市第九医院以来,市第九医院在社会评价、发展实力、内部管理、服务效率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医疗收入增加31.3%、医院门诊总人次增加15.6%、出院人次增长139%、专家专科门诊量增加163.9%、手术量年均增长4%以上其中三四类手术年均增长15%以上,被评为2015年宁波市群众满意医院。
全面托管以来,市第一医院先后委派5名同志担任市第九医院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财务总监,引进先进医院管理、服务理念,进一步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全面推行岗位聘用制度,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实施了两轮符合条件的科室主任年薪制,推进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基本建立权责明晰、运行规范、管理科学的医院管理体系。
市第一医院22位专家长期驻扎市第九医院参与科室管理,累计接诊2.7万人次。泌尿外科、麻醉科、妇产科等7个科室与市第一医院在科室制度执行、技术共享、人员互派、质量控制等方面实现同质化管理。胸外科、泌尿外科、脑外科和微创外科等科室已形成一对一对口帮扶,每周固定开设专家门诊,并进行疑难病症案例分析、病房会诊等医疗工作。2015年10月,合作成立了宁波市第一医院泌尿肾病江北中心,市第一医院专家团队帮带市第九医院泌尿外科业务骨干,2016年泌尿外科门诊量较2015年增长66%。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建立康复中心,与韩国NEON肩肘外科医院诊疗培训中心合作,成立省内第一个肩肘外科专业科室。此外,市第九医院还新建高压氧治疗中心、五官科病房、高端体检中心,为辖区居民提供专科专病服务。畅通业务提升交流机制,市第一医院共有13名中高级职称医生到市第九医院挂职交流,市第九医院87名医师至市第一医院开展各类进修、培训,93人次参与国内、国际学术论坛,成功承办了首届姚江国际医学论坛。通过市第一医院的托管帮带,市第九医院注重本院特色学科发展,肛肠外科、急诊医学、老年医学科、康复医学科、创伤外科等5个区级重点学科持续发展,通过 “江北发布”、“健康江北”等多渠道宣传,每年度组织市第一医院专家对重点学科进行年度考评。在市第一医院业务指导下,市第九医院已开展包括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超声辅助定位下血管瘤切除术等4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创新医疗服务供给模式,建设程跃教授工作室、方镇洙博士工作室、舒仁义劳模工作室3个临床工作室,打造医院特色专科和优势品牌。
两院还成立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中心,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实现“不出社区看名医”。建成自助医疗服务体系,实现诊间结算和微信、支付宝、甬易等多形式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建成区域影像会诊中心、心电会诊中心、临床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四大资源共享中心,实现市第九医院与市第一医院医疗资源对接、信息共享,形成辖区内部“医疗网络”,使社区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卫生院)得到优质的市、区级综合性医院同质化医技服务。截至2016年12月底,区域影像、心电会诊中心审核8.78万张X光片和1.99万张心电图。在全市率先组建由市第一医院、市第九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卫生院)组成的“1+1+1”区域医疗联合体,设立三级病员服务中心,建立上下联动的双向转诊平台,为转诊患者提供优先上级医院预约就诊、医技检查、住院治疗、康复指导等一站式全程分级诊疗服务。市第一医院先后派遣了27位名医、17位高级职称专家、105位初中级医生到市第九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固定专家门诊、病房查房、疑难病例分析、会诊等帮扶工作,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市级专家的优质医疗服务。截至目前,市第一医院专家在市第九医院累计接诊5.3万人次、开展外科手术303台次。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