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援医路上
甬黔两地结情缘,五年精准帮扶出硕果
来源:宁波卫生计生委来源:宁波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8-08-29 09:25      阅读次数:
[ ]【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8月25日,宁波市第一医院院长阮列敏、副院长姜建帅带领医院医务、护理、院感、医学工程部门负责人及影像科、心内科专家,远赴晴隆县人民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他们还来到册亨县人民医院,开展现场管理指导,并探讨下一步具体学科帮扶。

    本次帮扶工作的一大重点是由宁波市第一医院向晴隆县人民医院捐赠价值274.8万元的医疗设备,包括排石床 1台、胃肠镜1套、超声机1台。

    两轮对口帮扶 甬黔两地结情缘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新时期脱贫攻坚重要战略部署和健康扶贫部署,配合浙江省卫生计生委进行的第三轮帮扶贵州省贫困县县级医院工作,2013年,宁波市第一医院与晴隆县人民医院签订了两轮合作协议。

    2013年 — 2015年  第①轮帮扶

     在第一轮帮扶过程中,宁波一院确立“一年帮扶一个项目(内容),并落实一个项目”的帮扶创新模式,重点打造了微创外科腹腔镜技术、消化内科胃镜技术,帮助组建重症监护室、血透室,危重孕产妇抢救指导,帮助通过爱婴医院评审等。医院共派出6批次24名管理及技术专家,其中常驻专家7名,帮助开展胃镜检查2000多例和腹腔镜手术400余例,捐赠了腹腔镜手术设备、麻醉机、C型臂X光机等价值13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使晴隆医院业务发生了飞跃。       

    2016年 — 至今  第②轮帮扶

     2016年5月,宁波一院与晴隆县人民医院签订第二轮为期5年的合作协议,明确了重点发展泌尿腔镜和心血管内科的帮扶方向,同时派出医院管理干部提升医院管理内涵。

    第二轮帮扶开始至今,宁波一院共派出15批次54名管理及技术专家,其中常驻专家10名。接受进修人员16名,捐赠体外碎石机、教学模拟人设备等价值75.8万元的医疗设备。

    2016年-2017年,选派至晴隆县人民医院担任副院长的徐琴鸿通过同质化管理模式,推行一系列先进的医院管理理念,在短时间内改变了晴隆医院原来医疗环境和管理落后的面貌。

    用心用力用情  帮扶学科结硕果

    宁波一院派出强大的泌尿外科技术团队给予大力支持与援助。44天内成立“程跃尿路结石晴隆工作室”,一年内形成泌尿系结石“诊、治、防体系”,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4项,微创结石治疗填补了晴隆地区的空白,泌尿系结石诊疗水平达到贵州省内先进水平,创造了本地医生15分钟独立完成1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手术的新记录,体现了“宁波速度”的精准帮扶,成为医疗精准帮扶的典范,受到贵州省领导的高度肯定。

    2018年3月,晴隆县人民医院派遣4名医护人员来宁波进修学习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提高信息化指挥调度和管理能力。5月,派遣2名人员前来重症医学科进修,其中一位已返回,担任重症医学科管理岗位。

    借助宁波一院心内科的品牌效应及技术力量,2018年7月,宁波一院派出心血管内科专家王勇,全力打造晴隆地区“冠心病治疗中心”。这是宁波一院派出的第69位专家,第2任常驻副院长。

    王勇医生于当地开设首个心血管专家门诊,并创立宁波流动专家门诊,开展巡回医疗。截至8月15日,王勇医生共走访了4个乡镇,组织参与4次义诊,开展专业知识授课2次,培训专业人员50人次,组织抢救3例心血管危重病患者,开展疑难病例讨论2次。

    因工作中的出色表现,王勇荣获中共黔西南州宣传部、黔西南州卫生计生委授予的“帮扶先锋”荣誉称号。

    经过五年多精准帮扶,晴隆医院取得了“业务量三个翻番”,“胃镜、腹腔镜、微创结石治疗三项技术零突破”,“TCU组建,爱婴医院评审二个进阶”的显著业绩,培养了一批当地的名医,充分体现“输血”到“造血”的成效。

    从2012年到2017年,晴隆医院年门诊量从5万余人次增加到10万余人次,住院患者从6000人次到14163人次,业务收入从2000万元增加到4178万元。另外,2017年,胃镜检查达2639例,手术量达1047例,其中外科腹腔镜手术664例,泌尿手术383例。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