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动态
日前,全国首家“全程可视化PICC护理专业技能示范中心” 正式落户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同期首期“全程可视化PICC实践与管理培训班”正式开办。来自国科大华美医院以及慈溪、奉化、宁海、象山、余姚等县市区医院的150余名护理人员参加揭牌仪式以及培训班。
PICC即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PICC置管适用于化疗药物等有刺激性药物的治疗、长期静脉输液及外周静脉条件较差、23-30周早产儿等人群的治疗。国科大华美医院早在2006年就开展了PICC置管技术,目前PICC门诊月维护量已近千人次,患者遍布城区及各周边县市。
近年来,超声技术在PICC领域的应用已较为普及,但主要局限于对静脉选择以及穿刺即时的协助,而全程可视化PICC,不仅可以在穿刺前对血管通路进行评估和选择,还可以在确定靶血管后再次对靶血管的管径、深度、走形、通畅性、周围组织等进行评估。穿刺时全程可视引导,既能缩短穿刺时间,又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还能替代X光拍片对导管尖端进行定位,使患者免受射线之苦。此外,在PICC置管期间,还可利用超声技术对患者进行血栓监测,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为下一步更好地对全程可视化PICC技术进行研究和推广,中心成立当天,国科大华美医院正式组建了PICC-MDT团队。医院党委书记郑建军为超声科、放射科、介入科、院感科、重症医学科、心内科、肿瘤内科、呼吸内科、感染科、血管外科、药学部、信息科等部门负责人以及PICC专职护士颁发了聘书。郑建军指出,“全程可视化PICC护理专业技能示范中心”的落户是医院护理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的起点,每一位华美护理人都要发扬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不断研究、创新,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服务上不断攀高,引领并推动全程可视化PICC技术的应用,为广大患者带去安全、舒适、高效的静疗护理服务。
同日,第一期“全程可视化PICC实践与管理培训班”开班。培训班邀请了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以及我院护理部、超声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授课。专家们通过引用经典案例、结合工作经验,从不同的角度就全程可视化PICC理论、实操与学员们进行了分享交流,并进行现场演示,受到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