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建设
象山县打造医共体改革 “海岛样板” 岛民享受到同城化优质医疗服务
来源:象山卫健局来源:宁波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9-11-04 11:19      阅读次数:
[ ]【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10月29日,宁波市县域医共体建设重点单位工作推进现场会,在县红十字台胞医院医疗健康集团召开。会上,象山县海岛特色医共体建设得到一致好评。

    在以前,位于鹤浦镇和高塘岛乡的海岛卫生院一直处于“缺医生”“缺技术”“缺病人”窘境,许多检查和手术都无法开展。“前年摔了一跤,手臂骨折,包扎换药都要搭船转车去石浦台胞医院,别提有多麻烦了。”说起之前的就医体验,鹤浦镇患者王彩菊有一肚子的话。

    建立健全海岛居民健康服务体系,缓解海岛居民对同城化优质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这一直是象山县深化医改的一大任务。自开展医共体建设以来,象山县调动多方积极性、整合各方力量,增资源供给、补技术短板、强要素支撑,着力改善海岛群众就医体验。累计投入5300万元迁建鹤浦、高塘岛卫生院,购入数字化诊疗系统、迈瑞彩超等先进医疗设备,新增20张住院床位,夯实了海岛分级诊疗硬件基础。

    为提升海岛专科技术水平,象山县派驻专科医生19名,培养专科护士66名,指导开展胃肠镜检查治疗和一、二类手术,组建全专融合团队,先后开设PICC、糖尿病、造口伤口专科门诊。原本患者往石浦、丹城跑的就医模式,逐渐转变为专家“沉”下来的便民模式。据统计,目前平均每周有23名专家下海岛坐诊,区域内群众就诊率90%、就医满意度98%。

    同时,象山县打出智慧医疗、医养结合、急救护理等组合拳,密织医疗服务网络。建成海岛急救圈,突出海陆联动健全急救体系,做强海上“120”医疗救护队,建设海岛急救站点,配置全程信息化调度系统。全域建设护理网点,建立远程诊疗体系,引入智慧医疗体检车,今年1至10月,海岛分院上转患者520人次、下转住院患者103人次、远程服务105人次。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