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控现场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战役一线闪烁着爱的光芒
  • 阅读:
  • 时间:2020-02-15 09:24
  • 来源:宁波市疾控中心
  • 来源:宁波市疾控中心
  •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我都将支持你、爱护你、与你同甘共苦……”这是一段普通的结婚誓词,但是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里,有一群人对这段誓词有着特殊的体会。

    “最美夫妻档”携手共赴抗“疫”第一线

    李晓海,是宁波市疾控中心工作近十年的“老员工”了,老家在湖北麻城,是此次疫情暴发的重灾区,这也让他对此次疫情格外关注。他的妻子徐莉华和他同属卫健系统,是海曙区疾控中心职工,“本想和家人一起过个年,但是‘疫情’面前,共产党员不能退!”徐莉华说道。

    海曙区作为宁波的老城区,人员密集、复杂,李晓海下派到海曙常驻支援,与妻子站到了同一个战壕,他们一起调查病例信息,一起进行传染源溯源。“相比其他同事,我们算是幸运的,难得和她有‘同框’的机会,因为这场疫情,我们可以并肩作战”,李晓海深情地看着妻子。

    从接到命令的那天开始,他们夫妻俩就一直奋战在防控“疫情”第一线。而他们的两个孩子一个三岁,一个六岁,托付给了年近70岁的老母亲照顾,就在他们在前线奋斗时,家中老母亲却病倒了,老毛病心脏病复发,但手头上的工作离不开人手,夫妻俩商量后,李晓海抽出时间照顾母亲,徐莉华则加班加点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好在母亲病情在两天后稳定,他又踏上了工作岗位。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前,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默默无闻、恪尽职守的夫妻档,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爱凝聚力量,携手共赴抗“疫”第一线

    战疫考验爱情年轻情侣并肩上“前线”

    段东辉,90后党员医师,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报名,作为第一批流调人员下派到海曙区,收集患者流行病信息,排查密切接触者。他的父亲,是奉化区人民医院的一名党员医生,也战斗在抗击疫情一线,他的母亲是一名退休的医务人员,但她仍“活跃”在亲朋好友、社区中,主动宣传防疫知识,“我们一家都是党员,我虽已‘退休’,但不会‘退疫’”。

    徐露,她是段东辉的未婚妻,在市第二医院重症ICU工作,去年他们刚刚订婚,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们所有的计划,婚礼筹备暂停,外出旅行也取消了。徐露作为第一批被抽调的医生,每天在负压病房救治病人,下班只能住在指定宾馆,至今没有回过家,而就在前几天,徐露的小爷爷因肺癌去世,她却没能送他最后一程,晚上两人视频,都泪眼婆娑却无语凝噎。

    原本不多久就是他们结婚的日子了,但眼下这对连日作战的未婚夫妻可能要延迟婚期了,短短的两周他们似乎经历了好多,年轻人在经历中成长,他们的爱情,也在这特殊时期里显得分外浪漫。徐露说,“并肩战疫是我们的荣光,这场战役,也让爱情、亲情有了一份特殊的涵义”。

    疾控妈妈特有的教育方式

    深夜10点的疾控大院,一个清瘦的身影从应急指挥部走出来。“你睡了吗?妈妈马上回来了。”这是一个礼拜以来,这对母女间固定的问候,也是每天唯一一个对话。

    她是王爱红,一个奋战在疫情防控前线的疾控工作者,也是一个普通的母亲。作为宁波疾控应急指挥部信息组组员,她负责的信息对象很特别,就是普通人“听而远之”的密切接触者,她负责的信息量也很繁重,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被诊断,密切接触者数量也在急剧增加,追踪管理压力不断增大。

    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核对信息,发动基层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规范管理,督促基层落实居家医学观察措施、随访健康状况,这些任务都是由她和两个同事共同负责。同时,还要……而作为一个妈妈,她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因为爱人也是医务工作者的缘故,女儿常常一个人在家。本来王爱红想着平时女儿住宿学校,过年可以多陪陪她,结果却让她还是独自过了年。但这个妈妈也很骄傲:“我女儿已经很自立了,我也很放心,而且过年和同事们一起在单位过,做着我们疾控人该做的事儿,我觉得这年过得很有意义!”

    高速路上的温暖“守候”

    中心传染病防制所的年轻党员丁克琴,负责疫情的监测及统计分析,需要及时更新疫情动态。大年初一,她匆匆于600公里外的安徽老家驱车回甬,她的爱人也是一名医务人员,负责在高速路口做体温排查,夫妻俩一心扑在工作上,而他们6岁的孩子豆豆,家中无人照顾,夫妻俩商量后,由爸爸带着豆豆。豆豆只能独自一人在爸爸的车上,一待就是5个小时,车子则成了他的小小“游乐场”,而小小的他却没有吵闹一句,这位小小男子汉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浙江新闻客户端报道了他们的事迹“泪目!坐在车上陪着爸爸检测体温,6岁男孩豆豆的特殊春节”感动了无数读者。这场特殊的“守候”里,是孩子与父母的相互守候,更是一家人对全市人民健康的守候。

    疫情爆发以来,我们都被迫经历了许多沉重的事情,可是转眼却又被这些普通一线人员的善意照亮,好像微小的火光聚集在一起驱散了阴霾。这些点滴的善良,让我们在一时绝望的生活中,看到让人坚持下去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