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传教育
0点回家,早上7:00又回到区卫健局办公,9:00已奔波在落实隔离观察点的路上,10:45赶回区政府参加商会,12:00又到瞻岐镇等5地指导集中医学观察点建设,17:00回到局办公室参加当天的局商会,会后连夜制订新的工作指导手册……区卫健局党委委员、计生协专职副会长白廷军一天的工作安排表异常忙碌。但他说:“如果我的忙碌,可以换来大家的岁月静好,就是值得的。”
“以快打快”,集团军作战联防联控
1月18日以来,白廷军驱车近1500公里跑遍了鄞州区的各镇街,为基层防疫工作制作了15个具体的实施细则手册。这个新年,对于他来说,没有年夜饭、没看春晚、也没能和家人说一声新年快乐。
“疫战没有一个小时可以拖延,必须快。” 1月18日下午,白廷军就进入了疫情临战状态。作为一名公共卫生领域的专业人士,他对疫情有着敏锐直觉。
白廷军大学被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专业录取,毕业后一直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经历过非典、禽流感等各大疫情防控战役,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袭,这名备战27年的防控老兵第一反应就是:鄞州防守战的关键,在于尽快找到传染源。
从湖北武汉开始的疫情蔓延得很快,1月20日晚鄞州就发现全市第一例病人,第一时间被隔离治疗。随后,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调配下,全区启动了各部门和镇街联防联控的集团军作战模式。
白廷军领命负责联防联控,协调各个部门、镇街进行排摸工作。但当时收集到的疫情信息非常有限。“找什么人?怎么找?找出来怎么办?”负责基层排摸的各部门负责人和社区干部都很茫然,他们都等着白廷军给出指令。
当时,白廷军直线指挥的“兵”只有卫健局基层卫生科和爱卫办科长2个人。3个内行人加一群外行人,排摸工作如何开展,可谓千头万绪。
“细化精准”,15册防疫手册实操实效
白廷军明白,此时必须有一个让外行人一看就明了、操作性强的实施手册。在无参考的情况下,白廷军连夜埋头做出细化的各种手册流程,为防疫工作明确了方向。
此后的10天时间里,白廷军几乎不眠不休,根据每个阶段不同的工作重点相继起草出台了疫情防控方案、疫情防控手册、排摸流程等15册详细的工作手册,为全区的防疫工作提供了具体、可实施的依据。省内其他区域的卫健部门得知鄞州有实操手册后,也纷纷参考借鉴。
正是凭借这批以细做实的方案、手册指引,鄞州在第一时间排摸出一批重点人群,确保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不仅没有造成次生感染,还为兄弟县(市、区)贡献了一批符合流行病学轨迹人群名单。
鄞州区地域大,经济发达,外来人口多,有限的人力如何在海量排摸中精准出击?这是排查工作的痛点和难点。启动高速口排查后,白廷军到9个高速口观察发现,春节期间车流分散,一线进行体温测量和排查的医疗人员数量太有限。经他建议协调会商,30日下午鄞州关闭部分高速口,实现了集中兵力作战。
“人文关怀”,用温暖管控筑牢防疫墙
虽然有了实操手册,但白廷军不放心。他每天最多只睡4小时。天一亮就出发到一线指导具体的工作,手把手教企业、社区如何具体疫情防控。短短14天里,他给汽车加了3次油,跑了近1500公里,足迹遍布鄞州的镇街,为一线防疫送去防疫真经。
特别是防疫战打响的第一个星期,白廷军的手机24小时不停响起。许多部门、镇街都在向他咨询具体的做法,需要协调的细节。白廷军俨然成为了鄞州版的“十万个为什么”的标准解答人。
他随身带着2个充电宝,走到哪里手机充到哪里。最后手机电板撑住了,但他的耳朵实在受不住了,只能改用免提电话,嗓子毫不例外地哑了。
既要全面排查又要避免群众恐慌,这是战“疫”第一线最难把握的度。为了市民的安全,给重点区域来鄞人员集中提供住处进行医学观察,每天测体温,观察有没有相关症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就医。这是从负责任的角度采取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但为了防止可能的疫情传染,所有的集中医学观察点都不能使用中央空调,这在现在阴冷的天气里是很难耐受的。他们不是病人,也没有发烧、咳嗽,以后还是鄞州经济生活发展的重要贡献者。怎样才能让这些重点人员心甘情愿配合隔离?
白廷军想了很多,也做了很多。在建设集中隔离点时,他就前置考虑人性关怀,提前准备取暖器、棉被等物资,提供送餐服务,确保了集中观察点的生活质量,给了隔离人员家的温暖。
“我们正在做一件被时代记录的救死扶伤大事,我不累,也完全不知道累。” 白廷军告诉记者,目前为止,鄞州防疫做法前置、精准、有效、可控,坚定了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战的信心。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