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控现场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驻企健康指导服务精准化 宁海县疾控中心“硬核”破解小微企业防疫难题
  • 阅读:
  • 时间:2020-04-01 09:52
  • 来源:宁海县疾控中心
  • 来源:宁波市疾控中心
  •  “刘主任,我们组在企业指导的时候遇到了特殊情况,需要你过来现场协调一下。”宁海县疾控中心驻模具城小微企业园区的健康指导组组长陈翔在电话里着急地向本组驻企联系领导副主任刘世科汇报。刘世科立即从其他企业园赶往模具城小微产业园与2名驻企健康指导员一起进入企业调查了解情况。宁海县模具城产业园是宁海县最早开发的一批产业园区,地属宁海县跃龙、桃源两个街道,所辖地域较广,道路四通八达,企业归属不同部门,平时由多部门分片管理。园区内有小微企业近1000多家,员工10人以上的企业不到20家,多数为几名员工的个体户,还有居民居住区和部分商业区混杂其中,流动人口较多,情况较为复杂,而且企业员工及企业主疫情防控认识不足,规上企业那套系统的健康管理模式在这里并不适用,为疫情防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宁海县疾控中心驻企指导员在了解其情况后,主动向疫情防控指挥部汇报情况,协调部门关系及责任分工,采用“1+3”管理模式,即县政府指定的牵头单位县供销联社+模具城有限公司、桃源街道、跃龙街道,分工管理、责任明确。指导园区牵头主管单位制定应急预案及管理方案,明确疫情防控责任和应急处置工作流程。

     对模具城产业园区进行了总体防控规划,并在所辖地域内设立4个临时隔离点,隔离点设置统筹考虑了区域集中、便于寻找、交通便利、便于管理等因素,由专人负责,为小微企业发热病人提供临时隔离点,解决小微企业无法设置临时隔离点的困难。

     针对园区内小微企业数量多、底数不清情况,对园区11个区块分区分组安排走访、指导,每2个区块由一组网络管理员负责,采用“2+2”网格化管理模式,即每组由“2名驻企健康指导员+2名园区管理员”组成健康管理指导小组,对企业逐个开展人员排摸和健康管理指导。为解决企业多而散的问题,县疾控中心集中组织力量重点突破,派出7组共14名健康指导员深入模具城内小微企业,针对室内通风换气、企业环境卫生、消毒剂使用、员工每日测温监测和戴口罩等自我防护、员工返岗管理、职工就餐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询问和指导,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了整改意见,日均现场健康指导走访176家小微企业。累计排查出小微企业1300家,外地员工850人,重点地区返回员工已得到集中隔离。

     小企业健康管理指导“重实效、减负担”。园区管委会统一制定复工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各小微企业执行工作措施,重点指导其做好外地返岗员工登记、员工健康监测和预防性消毒工作。在指导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消毒消使用不规范,配比浓度不符合要求等现象较普便。健康指导员在一家企业指导时发现,企业主和几个员工衣服有很多漂白褪色点,便问他怎么使用消毒液,老板很自信的说:“我每天都在喷洒消毒的,每个人来上班时我都会对衣服和鞋子消毒。”原来这家企业老板直接用消毒液原液在喷洒,驻企健康指导员耐心地向他说明、示范消毒液正确使用方法,这位老板感动地说:“真地感谢你们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呀,要不是你们来,我一直这样错误操作,过度消毒结果衣服也喷坏了,还对身体有害,现在知道怎么正确使用了,既能有效防病又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宁海县疾控中心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岗”的精神,充分发挥疾控机构的专业技术优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全面指导复工单位有效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措施,保障各单位正常“复工复产”,县疾控中心第一时间成立驻企健康指导小分队,深入9个小微企业园开展健康指导,推动疫情防控关口前移,确保小微企业这个下游产业链正常复工复产,为整个企业产业链正常运转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