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持续的烦躁情绪
宅家期间,不少学生养成了晚睡晚起的生活习惯,复学后一时不能适应学校紧张、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上课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效率低,学习差距拉大。面对老师的提问、检查,频繁的测验和考试,会紧张、害怕和自卑,他们需要一个调节适应的“心理缓冲期”。
2.人际关系紧张
部分学生认为疫情已经结束,对学校严格的防疫措施产生抵触情绪,有的学生会紧张、害怕和恐慌,不敢与同学交往,或者交往后出现反复洗手、反复检查及反复纠结的强迫症状等。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出现人际关系问题。
3.以往感兴趣的事情提不起兴趣
返校复学后,担心学习跟不上,达不到家长的期待,会情绪低落,对以往感兴趣的事情都不再感兴趣、懒散,甚至莫名流泪、无助和无望等。
复学学生问题多,背后原因是什么?
另外,线上学习由于现实条件的局限,缺乏足够的互动,导致学生思维不够活跃。而复学之后,学生思维不活跃的状态从线上学习时期延续到真实课堂中,这是学生存在缺乏主动思考,动机不足等学习状态的主要原因。
几招简单实用的调适方法
老师和家长要多观察孩子在家和学校的情绪、行为和身体反应,发现上述症状,要给予引导和心理调适,必要时到医院就诊。也可运用一些心理学的方法,帮助改变学生的认知,缓解焦虑,发泄负性情绪。
01
认知调整法
帮助学生了解情绪ABC理论,明确心理压力的大小和心理问题严重与否(即C)与压力源刺激事件本身(即A)无关,而是取决于个人面对压力源时事件的想法和信念应对策略(即B)。
02
安全岛技术
这是一种用想象法改善自己情绪的心理学稳定化技术。每天临睡前或者起床前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去了一个海滩上,把沙子垒高,做出一个行军床,然后自己躺在上面,听着海鸥在你上方盘旋,听着海水的声音……这是属于你自己的安全岛,不允许其他人或其他动物(除海鸥外)来到你的世界。感受这个只属于你的安全岛,也可以用森林来代替,用树叶树枝垒高做出行军床,享受森林里的鸟语花香。
03
蝴蝶拍技术
这种技术操作简单,每次只需要5分钟。做一个深呼吸,把手臂交叉放在自己的肩膀或者上臂,双手模仿蝴蝶的翅膀,左右交替的方式轻轻地、慢慢地,拍打自己,每秒一次,像哄小宝宝睡觉那样。好像我们在自己拥抱自己、安慰自己,如此可以促进心理和躯体恢复和进入一种“稳定”的状态。
04
负性情绪宣泄法
这是一种呼吸放松法,调节呼吸的深度和频率,有效放松绷紧的神经,舒缓焦虑的心情。具体做法如下:深吸一口气,然后发“1”的音,一直坚持到需要换气时停下,连续5~10次。也可回到卧室,摔打枕头,发泄负性情绪。在心里倒数10个数字“10、9、8、7……”(1秒钟1个数字),提醒自己控制情绪,不要冲动;如果还是很生气,重复一遍。
05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法
这是肌肉放松与深呼吸相结合的放松方法。坐在凳子上,身体挺直,与大腿成90度,两脚踏在地板上,小腿与大腿成90度,双手向下覆盖在膝盖上,头微微低下。把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用鼻子深深吸气,可微微张开嘴辅助吸气,但呼气时嘴巴闭紧,必须从鼻子慢慢地呼气,同时默念“一”,直到呼出所有气体,感受温差体验,吸气凉飕飕的,呼气暖呼呼的。每天1~2次,一次5~8分钟,能有效减轻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