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动态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如何保障临床用血需求成为许多地方必须解决的“难题”。宁波市中心血站2020年上半年血液采集情况显示,近2万人在献血屋参加无偿献血,献血屋献血量占全市总献血量半数以上,占比全省领先。
自2014年起,宁波市启动献血屋建设布点,并创新实行属地化管理。目前各县(市、区)都有固定献血点,已建成13家献血屋,并设置流动采血车9辆、固定采血点6个。献血屋多布局在人流集中、交通方便的市中心地带或大型商业区附近,与流动献血车相比,献血屋地理位置固定、交通便捷、设施先进、环境温馨,更受市民青睐。宁波市还通过做强宣传、做细服务、强化管理、实施考核等,提高市区街头采血率。许多市民逐渐养成定期到献血屋献血的良好习惯。
宁波实行“多点布局、属地化管理”的献血屋建设管理模式,最初的目的是方便市民就近献血,拓展血液采集渠道,同时统一检测,集中管理,让质控上收、服务下沉。这种多点布局、分散采集、一体化管理的采血模式,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显著作用,有力保障了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的血液供应。
在疫情管控关键时期,宁波市所有固定献血屋自1月31日(正月初七)起无休持续开放,统一对外服务时间,方便献血者就近献血。工作人员梳理近三年的献血情况,统一实行电话和短信招募,提高精准性,2月,全市电话招募和短信招募献血2831人次。同时,通过宁波献血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等多个平台开展网上预约献血,减少献血者等候时间,避免人员聚集带来的感染风险。据统计,1月24日—3月31日,全市累计献血13224人次,血液采集量420万毫升,为疫情防控期间临床安全用血提供了坚实保障。
宁波市献血屋成为献血主阵地,采血量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明显上升,充分显示了献血屋多点布局、属地化管理的优势,有效补充了团体献血组织上的不足,确保了血液采集安全,临床供应充足。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