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调查显示超过6%的老年人可能存在抑郁症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时间:

2019年5月起,宁波在全国率先启动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通过普查了解老年人心理状况并进行干预,帮助他们驱赶心理阴霾。一年多来,该项目已完成对8457位老年人的心理普查,发现超过6%老年人可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患有不同程度焦虑症的老年人达到3%。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加上社会的变革、家庭结构的改变,传统大家庭模式被以核心家庭为主的多样化小家庭模式取代,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群体日益庞大,这导致老年人的抑郁、焦虑等疾病高发。宁波市于2019年5月在全国率先启动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由宁波市心理卫生协会执行。

项目选取全市20个社区和1个村为两年的试点社区(村),两年来共完成8457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抑郁、焦虑及认知功能评估,达到社区常住人口的73.16%。调查结果显示,5.167%的老年人可能有轻微抑郁症,建议咨询心理医生;1.087%的老年人可能有中重度抑郁症,建议一定要转介精神科医生;2.471%的老年人可能有轻微焦虑症,建议咨询心理医生;0.537%的老年人可能有中重度焦虑症,建议转介精神科医生。在调查中,有51.28%的老年人认为需要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务。调查结果还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和子女的联系紧密程度以及参加老年活动的次数都和抑郁症的发生有关。75-89岁老年人较65-74岁老年人抑郁发生风险高0.51倍,也许和高龄老人身体机能下降明显有关;婚姻关系下,离婚老年人抑郁的发生风险可能增加3.4倍;儿女是父母最好的抚慰,和儿女每周联系2-3次的老人,抑郁症发生风险相较无子女联系的老人低0.36倍;参加老年活动能使抑郁发生风险降低0.6倍,且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内参加频次越多越有益。自信的老人更健康,认为“自己是社会负担”的老年人存在的抑郁风险较认为“老年人不是社会负担”者增加1-2倍。

调查结束后,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组的专家还对可能出现抑郁、焦虑问题的老年人进行入户心理干预,使得30.92%的临界和高危老年人症状得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