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
- 改革动态
2021年5月25日,下应街道海创社区被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确定为全省首批未来社区健康场景建设12个试点单位之一。经过4个月的探索建设,海创未来社区智慧健康站1.0版建成启用。
Q:今后,未来社区内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哪些优质医疗服务?
今天笔者带着你一探究竟。
海创社区卫生服务站用房面积500平方米,是宁波市五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设有全科、儿科、中医内科、针灸理疗科,配备医护人员5人。自启动未来社区健康场景建设以来,站点内部设施提档改建,站内一楼实施慢性病一体化门诊改建,分设诊前服务区、诊中诊疗与检查区、诊后管理区。二楼设立80平方米的中医诊疗区、40平方米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区,以“医疗与预防相融合、健康与养生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整合、总院与分院相联合”为原则,实现了“知健康、享健康、保健康、奖健康”数字服务功能。
知健康-我的健康我知晓
在社区层面,综合区域卫生健康平台数据,实现了辖区社区健康诊断数据化与可视化,即时展示社区各类重点人群健康状况分布及社区重点健康问题。以全生命周期为导引,全面掌握各类重点人群在册管理情况。在个体层面,以居民个体电子健康档案信息为基础,完成了人个健康指数报告,包括体检结果、慢病分级、健康危险因素、生活方式指导等信息。
享健康-我的健康有人帮
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以下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智慧社区医院”为载体,开展互联网+诊疗、+药品、+护理服务。配备“共享药房”系统,建立医共体范围内各级医疗机构可衔接的用药机制,为服务站签约患者提供在上级医院开具的慢性病用药配送入户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网上问诊服务9260人次,提供药品配送入户服务7643人次,开展“线上点单、线下服务”的互联网护理102人次。
开展远程会诊服务。依托鄞州二院医共体总院区域远程会诊中心,开展远程临床、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眼底会诊,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鄞州二院总院的医疗服务。
开展精准转诊。基层医生依托双向转诊平台,实现住院、门诊和大型仪器检查点对点精准预约。同步,在“浙里办”App中的“住院一体办”应用中,完成住院相关手续在线办结。实现检查检验跨机构打印。
开展常态化智能疫情防控。预检分诊区配备了感应式自动测温仪,实现身份证登录,“体温、健康码、核酸、疫苗接种”四类信息自动审核预警。通过区域卫生平台上线建立了发热病人闭环管理系统。
建立“自助诊室和智慧药房”。居民可以通过自助诊室进行互联网诊疗,并在智慧药房内完成自助配药和医保结算。2020年建成以来已累计服务1534人次,较好解决了站点闭门后的居民购药需求。
拓展服务功能。增配生化分析仪、糖化血红蛋白、荧光免疫分析仪等即时检测设备,提供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荧光免疫CRP、降钙素原PCT等19项即时检验。配备心电图、超声等检查设备,提供中药饮片、针灸、推拿、火罐等7种中医药技术服务。
保健康-我的健康有保障
开展健康自助监测。站内,居民通过健康自测一体机,即时检测基本健康状况。站外,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开展家庭远程健康监测,居民租赁家庭远程血压计,血压值传送给家庭医生和亲属,实现异常值预警提醒。
启动智能随访服务。以“智惠公卫”公众号为载体,以手机短信、智能语音等方式将各类公共卫生服务定向精准告知居民。居民及时获得并应答服务,定期获得健康评估报告。服务供给侧、需求侧双方信息传输实现“数据跑”代替“人工跑”,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效率。健康体检、慢病随访、疫苗接种等场景应用已达14万人次。
开展2型糖尿病AI智慧干预服务。以国家2020糖尿病治疗指南、美国ADA糖尿病诊疗指南、美国ACSM运动指南等国内外权威指南为知识库,内建AI引擎,基于推荐算法,辅助专业临床医生给出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和低血糖风险预警控制的综合干预方案,完成2型糖尿病治疗与康复的数字化治疗过程。
开展学生护航平台建设。通过“学生健康护航平台”实现区域中小学生重点疾病监测、预警、干预、保健等一体化服务,包含预防接种证查验、传染病监测、精神类疾病监测、健康体检异常指标监测等重点项目。
奖健康-我的健康有奖赏
建立健康银行服务,以“智惠公卫”为载体,引导居民参加家庭医生发起的健康管理任务或活动,通过体育运动、饮食控制、体重变化、自我健康监测等获取健康积分,同时所获得的健康积分在线上或线下“健康银行”中兑换相应健康服务。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