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公告
  • 本地动态
癌症早诊早治“宁波模式”全面形成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来源:宁波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2-05-05 10:43      阅读次数:
[ ]【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我市恶性肿瘤五年生存率高于全国平均。4月15日-21日是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主题是“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近年来,我市创新发展重点癌症筛查、适宜技术推广、科普宣传教育等工作,癌症早诊早治“宁波模式”全面形成,2021年我市恶性肿瘤五年生存率达47.45%,高于国家的40.5%。一是疾病监测更迅捷。依托国内首个建成的基于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省-市-县”三级慢性病直报系统,避免信息重复录入、信息孤岛,做到肿瘤发病监测标准统一、医生减负、杜绝漏报,肿瘤发病报告和初随访信息录入时间分别从原来的10分钟、15分钟缩减到1分钟内。二是肿瘤筛查更精准。自2012年起,依托市第二医院开展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针对肺癌、结直肠癌、上消化道癌、乳腺癌、肝癌五类城市高发癌症,开展危险因素收集、高危人群评估、临床筛查、卫生经济学评估和随访。2021年完成风险评估25082人,临床筛查11035例,卫生经济学问卷1917份,获评国家癌症中心、国家癌症防控平台颁发的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项目突出进步奖。开展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共筛查20.5万人次,筛查率、规范随访率、结直肠镜依从率分别比考核指标要求高出7-12个百分点;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项目在26个县级医院启动,共筛查26750人次;针对海岛地区肺癌高发态势和医疗条件滞后现状,利用车载CT开展海岛地区肺癌筛查。三是防病手段更多元。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创建九大类健康支持性环境3196个,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提高市民防癌意识。聚焦高发和常见癌症智能风险预警系统、癌症早筛人群数字化社区管理等,成功申报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市公益计划重点项目等,推动从肿瘤筛查数据到肿瘤防治工具的落地转化,肺癌筛查模型相关论文发表于SCI期刊。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