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公告
  • 图片新闻
致敬!为生命“守岁”的人们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来源:宁波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3-01-28 18:35      阅读次数:
[ ]【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医”线坚守

    致敬为生命“守岁”的医者

    春节本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患者最需要自己的时候,把对家人的牵挂和惦念默默放在心里,坚守“医”线,为生命“守岁”,为健康护航。

    急诊

    1.jpg

    急诊人的每一个除夕,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心梗、慢阻肺......除夕当天,宁波市第一医院急诊科住院医师姚慧上白班,仅仅一个上午,她就和同事一起接诊了十几位患者,抢救室里格外忙碌。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护士卢泽奇是苏州人,因为工作关系,他已经连续三年的春节连续在岗。他说:“在医院里工作,早就没有了节假日的概念,能让更多患者转危为安,也很有意义。”

    春节期间,宁波各大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都是这般坚守一线,守护急诊患者的生命线。

    2.png

    急救

    呼救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除夕夜,宁波市急救中心值班医生岑益坤和同事先后出车5次,一趟趟护佑患者的平安。作为奔赴在抢救生命第一线的战士,他说这个在救护车上度过的除夕夜紧张忙碌又充实。

    万家团圆时,急救人在坚守。春节期间宁波市急救中心的调度员、医护人员、急救员和驾驶员们每天24小时在岗值班。全市各级院前急救机构都加强了节日值班和车辆调度,增配急救人员,确保院前急救各项工作高效运转。据统计,1月21日8点到22日8点,宁波市急救中心共接到呼入电话606个,海曙、鄞州、江北三区各急救站以及中心本部共出车177趟。

    3.jpg 4.jpg


    血液是临床医疗救治中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春节期间也难免会有意外发生,会有需要预备足够血液才能进行手术的孕产妇、大出血的病患……

    宁波市中心血站的梅传亮已经连续4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今年他仍选择在春节假期坚守在采血的岗位上。这个春节,市中心血站和全市13个献血屋坚持“开门迎客”,103位工作人员坚守岗位。他们用自己的辛勤付出,为春节假期甬城临床用血保驾护航。

    5.png  6.png


    重症病房

    7.jpg

    重症监护室里的春节,安静就意味着平安。宁波市第二医院重症监护室里,几十位打着呼吸机的重症患者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守护下迎来了新的一年。为了给病房增添年味,医护人员在每间监护室门口都贴上红色的福字窗花,让患者们也能感受到一丝春意。

    作为家里的独子,“90后”医生潘涛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他说,能为几十位患者的生命健康“守岁”,也是一种团圆。

    虽然这一轮新冠感染的发热门诊、急诊和重症高峰都已平稳度过,但过年期间仍有不少新冠感染患者在院治疗,医疗救治压力明显大于往年。今年春节,宁波各大医院都保证充足的医疗力量,全力保障患者平安过年。市级核心专家组也积极发挥作用,对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加强会诊和指导,同时科学合理把握ICU病房转入转出标准,加快重症、危重症床位的周转。    

    8.jpg

    基层

    9.jpg

    大年三十一大早,海曙区横街镇大雷村的汪爱妃医生就像平时一样,来到村卫生室里打扫卫生,准时开诊,迎接前来配药的老人们。工作40年来,她已经习惯了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为村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高山、在海岛,只有百姓需要的地方,就有基层医务工作者默默守护的身影。这个春节,全市15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照常提供门急诊、发热门诊服务。针对近期老年新冠患者增多的情况,不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为新冠感染者设置氧疗区、提供充氧服务。

    为了让众多社区百姓平安健康过年,几千名家庭医生还通过短信推送、电话沟通、上门随访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做好重点人群的定期随访、健康咨询、抗原检测、用药指导、协助转诊等服务。

    新生

    除夕夜,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的分娩室里灯火通明,7位医护人员全都坚守在自己岗位上,为孕产妇的健康保驾护航。

    1月22日4:49分,伴着清脆的婴儿啼哭声,第一个“兔宝宝”在分娩室诞生啦!分娩室医护人员为宝妈准备了孩子的手足印相框,这是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份脚印,也是给宝宝的一份特殊礼物。

    10.png 11.png

    为生命“守岁”,不仅仅只有与病魔搏斗的沉重,也有迎接新生的喜悦。这样的幸福时刻,在宁波多家医院的分娩室上演。能和一个个健康活泼的“兔宝宝”一起迎接新年,彻夜守候的医护人员说,他们再苦也是甜。他们全年无休,只为每个宝宝的平安降临。

    12.jpg

    我们在守岁,而医护人员在守护健康!

    他们说,用他们的不回家,换患者的早日回家,再辛苦也值得!

    致敬!

    所有为生命、为健康“守岁”的人们!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