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改革动态
每周四上门为老人们做检查!这件事,这位江北医生一做就是两年……
来源:健康江北微信公众号来源:宁波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3-12-12 09:39      阅读次数:
[ ]【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每周四下午,江北区洪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钟艳波医生,都会来到辖区的优护万家养老院,为那里的老人提供健康检查等各项服务。

    C1.png

    据介绍,该养老院入住的三四十位老人,大多都已耄耋之年,相当部分失智失能、身有残疾、行动不便,有的长期轮椅,有的一直卧床。

    新冠疫情期间,养老机构需要医护人员上门提供医疗护理、评估转诊等专业服务,向辖区的洪塘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求助,中心派出了钟医生这位工作了多年,有着丰富经验的全科医生。

    他的到来,为老人提供了更多的医疗保障和专业护理,这一上门,老人们就再也离不开他了,而钟医生也颇有触动。所以后来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他仍然坚持每个星期定时上门,查房巡视、健康教育、慢病用药指导、康复治疗指导、病情评估,轻的现场处置,病情重的转诊到上级医院。

    C2.jpg

    如今,他的这项义务服务已坚持了2年多时间,养老院的很多老人也成了他的忠实粉丝后,纷纷找钟医生做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这样他们的关系就更紧密。时间长了,老人们跟钟医生越来越熟悉,对这位家庭医生的信任感也越来越强。

    养老院有位年近九旬的老人,身体一直蛮好,基本生活都能自理,前段时间气温变化较大,老人总觉得有点头晕胸闷,担心有冠心病,想到大医院去做冠脉造影。家人知道老人以前没这方面的毛病,加上年纪太大,也担心风险,就给他配了点药希望保守治疗。老人吃了几天说没好转,还是胸闷头晕。家人于是把他接出去,也没查出明显的器质性病变,配了些药之后又回到养老院。

    几天后,钟医生上门去了,轮到给他查体的时候,老人反复向钟医生唠叨,说吃了那么多药,又出去看过医生,怎么老是没好转呢?看来这病是好不了了。

    凭着多年基层卫生院的工作经历,钟医生看出来,老人心里的焦虑,其实比身上的不舒服更严重。钟医生耐心听完了他的唠叨,然后现场给他量血压、听心脏、数心率……安慰他这些指标都蛮正常,并没有什么特别严重的毛病,所以只要配合医生好好吃药,毛病很快就会好起来的……整整20多分钟,老人似乎也听进了,脸上露出了好久不见的笑容。

    说来也奇怪,就那次开导后,老人吃同类型的药,状态却明显好转。

    C3.png

    钟医生说,从医多年,他知道医患信任对疾病治疗有很大的帮助。有人说,信任一个医生,毛病就好了一半,这个说话一点不夸张,尤其是老年人。所以钟医生每个星期去养老院,不仅关注老人身体上的疾病,也关注他们的心理,尤其是那些长期卧床,沉默寡言的老人,总是会想办法让他们说话,通过倾听、正向引导等办法,逐步打消他们对疾病的焦虑和恐惧,让他们能快乐起来。

    洪塘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钟医生作为家庭医生,为签约对象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是健康“守门人”的具体体现,并以此为契机,通过跟他们养老机构签订了医养结合协议,为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医疗保健等服务,这也是医养结合的一种探索。

    依托基层医疗机构,以及其背后的上级医院,把辖区养老院的医疗需求结合起来,通过一个全科医生,就能够把医和养串联起来了,在便捷地解决了养老院医疗需求的同时,医疗资源也得到了最大化利用。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