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工作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中心省重点实验室一项目成功验收
  • 阅读:
  • 时间:2024-11-18 13:35
  • 来源: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来源:宁波市疾控中心
  • 2024年11月12日,中心在综合楼201召开市级重点科研项目专家验收会。会议邀请了宁波大学医学院、市级医疗机构检验科等专家,对中心主持的公益类(重点)项目《基于污水分析的常见毒品‘智能识毒’体系创建及在毒情监测中的应用》展开会议验收。

    会上,项目负责人金米聪研究员对项目做汇报,项目采用超声强化悬浮聚合反应等先进技术,制备了多金属位点磁性MOFs复合材料、MOFs@ILs、FeMn@AC等功能材料,建立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净化和富集方法并阐释机理。开展芬太尼类药物的降解动力学试验,为污水中芬太尼类毒品的去除及溯源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建立起污水中芬太尼等35种常见毒品及其代谢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检测方法,检出限在ng/L级水平。结合区域禁毒工作,完成了1500份污水中35种常见毒品及其代谢物的监测,为本市的禁毒工作及毒情预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验收专家对该项目的公共卫生意义给予充分认可,并对于项目的实际应用的验证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经过质询讨论,项目验收通过。

    该项目是中心的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微量有毒化学物健康风险评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开展,重点实验室于2013年8月由省科技厅批复设立,重点开展有毒化学物的暴露表征新技术和有毒化学物的暴露评估新技术研究。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45人,其中高级职称32人;拥有领军人才1名,拔尖人才3名,高级人才19名。组成了绿色卫生检验、食品化学污染物风险监测与评估等创新研究团队,形成了一支结构比较合理、朝气蓬勃的科研队伍。近五年获得省科技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市科技奖二等奖3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10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9项,培养博士研究生12名,培养硕士研究生16名。

    图片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