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市9月份进入秋季,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开始增大,早晚注意添加衣物。正值开学之际,人员流动增多,易造成传染病传播,宁波市疾控提醒市民,本月重点关注以下健康风险点。
1、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 登革病毒的主要媒介是伊蚊,俗称花斑蚊,早上、中午、傍晚是其活动高峰期,也是它喜吸人血的时候。当成蚊吸了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血液后,登革热病毒就在蚊子体内大量复制繁殖。在气温32℃环境下,伊蚊自吸血后10天起再咬人时,就可把病毒传染给健康人,使人感染并发生登革热。
由于登革热没有疫苗可以预防,因此防蚊和灭蚊是唯一的预防措施,防蚊主要措施:
清除蚊虫滋生地:1.清除或倒置室内外各种闲置的可贮水容器。不要把各种缸罐、轮胎、花盆(花盆底)、水桶、瓶子、锅盖、竹筒等可贮水容器露天存放,以免积水孳生蚊虫。2.家中储水池3-5天换水一次,并彻底清洗储水池内壁,必要时可用热开水冲洗内壁,彻底杀灭虫卵。3.家中厨房、冲凉房等下水道定期用杀蚊剂或倾倒热开水来清洁消毒,防止蚊虫孳生。4.所有排水渠道要保持畅通,地面凹陷的地方要填平,以防积水。
定期灭蚊:白纹伊蚊活动高峰主要有两个时段,即上午8时至10时,下午4时至6时,最好选准这两个时机灭蚊,能起到最佳效果。
预防叮咬。
及时就医:如果您在过去2周曾在登革热流行的国家(东南亚等国家疫情较为严重)或地区(国内云南等省份出现登革热疫情)逗留,一旦发现有突发高热、头痛、关节酸痛、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14天内旅居史,以便早期诊断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或者通过蚊子传染给其他人。
2、病毒性腹泻
秋季为病毒性胃肠炎的高发季节,它是由多种病毒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杯状病毒等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也可有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病程短。各种病毒所致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基本类似。其中引起秋季腹泻的病毒最常见的为轮状病毒,而诺如病毒感染则易在集体场所引起暴发。
健康提示
1.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是预防病毒性腹泻最重要和最有效措施,室外返回、饭前便后等及时洗手。
2.注意水源及食物卫生,正确烹饪食物,做好餐具消毒。
3.及早发现和隔离病人,患病后应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家人近距离接触,尤其不要去做饭、照顾老人和婴幼儿;病人呕吐物、粪便应消毒处理。如学校、托幼机构发生学生呕吐等情况,规范处置呕吐物。
4.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到就近的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3、食源性疾病
5-10月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月份。食源性疾病通常进餐后短时间内急性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个别患者可出现较严重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秋季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为各种致病微生物,毒蘑菇中毒也时有发生。
健康提示
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清洁,饭前便后、处理生、熟食物及其包装前后、接触宠物、处理垃圾之后要勤洗手。餐具和厨具要用流动安全的水冲洗、晾干,并经常蒸煮消毒,厨房环境要清洁。
2.生熟食物要分开,加工食物的厨具、容器要生熟分开。
3.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选择新鲜的蔬菜水果,没有霉变的主粮、豆类和花生等,适当清洗、削皮,降低风险;食品制作的全过程要使用安全的水。
4.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剩余食品和隔夜食品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5.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室温下熟食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不能及时吃的食物要冷藏或冷冻存放,烹调好的食物在食用前要保持在60℃以上。
6.外出就餐应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餐厅,保持良好就餐方式,尽量采用分餐,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2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及野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