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跌倒是威胁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导致老年人创伤性骨折的主要原因,也是老年人因伤害死亡、因伤就诊的首位原因。
2017~2019年,浙江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跌倒死亡率在159/10万~169/10万间波动,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年均因跌倒死亡的老年人数约1.4万人,而因跌倒导致伤残的老年人数则超百万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照护负担,实施老年人群跌倒预防和干预工作成为推进老年人健康的关键所在。
跌倒的影响因素众多,既有骨质疏松、肌力下降、视力下降等内在原因,也有地面不平整、屋内照明不足、室内环境杂乱等外部原因。通过积极有效的方式可以有效预防老年人跌倒。
预防跌倒有以下几点,简单易记,快来看一看吧!
1、绝经后女性和 50 岁以上男性应每年应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
骨质疏松会导致严重的跌倒后骨折。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包括老龄、女性绝经、家族史、低体重、吸烟、过量饮酒、体力活动缺乏、营养不良、维生素 D 缺乏、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或疾病等。绝经后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双能X 线骨密度检测以评估自己的骨量状况,提早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2、每日摄入元素钙 1000mg,尽可能通过膳食钙摄入,不足者可给予钙剂补充。
充足的钙和维生素 D 是维护骨骼和肌肉健康的必要条件。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每日膳食钙摄入不足400mg,因此老年人应加强膳食钙摄入,如虾皮、牛奶、坚果、豆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不足者可补充钙剂。维生素 D 有助于钙吸收,主要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来合成,建议每天阳光下暴露皮肤20分钟。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 D 补充剂。
3、坚持运动,增强肌肉力量与平衡能力。
肌力和平衡能力下降是造成老年人易跌倒的主要原因。坚持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老年人增强肌肉力量,减缓肌肉萎缩,维持关节的灵活性,改善平衡能力,减少跌倒及跌倒后骨折的风险。坚持运动有利于老年人将体重控制在健康的范围。老年人应选择一些合适的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游泳、操舞类运动。
4、保持家庭环境安全,消除家中潜在跌倒风险。
应确保老年人家中的地面平整、干燥,地上无杂物,家具稳固、不倾斜或摇晃。可在光滑地面安装防滑垫,并于墙上安装扶手。在厕所应安装抓握杆、浴椅等额外辅助设备来帮助老年人洗澡和上厕所。家中照明应充足,使用夜灯或感应灯,以便夜间行动时也能够看清周围环境。独居老人建议佩戴紧急呼叫器。
5、选择大小合适、鞋底有防滑作用的鞋子,减少跌倒风险。
合适的鞋子对于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十分重要。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应该尽量避免穿高跟鞋、拖鞋、鞋底过于柔软以及穿着时易滑倒的鞋(如弧底鞋)。鞋子要合脚,最好穿系鞋带、鞋扣的鞋。老旧鞋子因橡胶老化、鞋底失去防滑功能等,更容易引起跌倒,因此要记得及时换上新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