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风廉政建设
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诊疗方法和科学的临床思维,最基础最重要的是高尚的医德和廉洁的行医准则,如何让住院医师在职业生涯的启蒙阶段牢牢刻入廉洁行医的准则对一个医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至关重要。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我院作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接收来自省内精神专科医院及高校的住院医师,自2019年起就将廉政教育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要内容,在入院教育、临床实践、考试考核、导师带教中强化落实,一方面对提升住院医师人文素养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住院医师职业素养、沟通合作等核心胜任力。
在入院教育阶段洒下廉政教育的种子
入院教育是指由培训基地所在医院统一组织新入培的住院医师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培训任务、组织安排、培训管理、医学通识、医学人文、医疗规章、医院文化等方面内容的培训活动,是住院医师进入临床实践学习前的关键阶段。近两年,医院组织入院教育时邀请纪委书记为住院医师进行廉政主题教育,通过“讲一讲廉洁自律、学一学九项准则、聊一聊初心使命、聊一聊文化自信”,了解什么是廉洁,什么是腐败,深入学习“九项准则”、通过入院教育阶段的廉政主题学习在每位住院医师的心中洒下廉政教育的种子,筑牢廉洁行医防线。
在考试考核中体现廉政教育的成果
以考核作为单一评估方式的弊端是反向引导住院医师在培训期间把复习考试作为通过评估的主要方法,进而有可能放松临床实践和职业素养等核心胜任力的培养。医院将培养理论扎实、技能娴熟、医德高尚的精神科住院医师作为基地愿景,同时致力于探索基于核心胜任力的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以住院医师六大核心胜任力为依据,开展以核心胜任力为导向的住院医师住院医师年度考核及评优考核。将培训期间受到病人及家属投诉或发生医疗过失及纠纷等作为评优取消项,将获得表扬信、锦旗拒收红包等条件列入加分项,以此来鼓励住院医师来临床轮转中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筑牢廉洁行医防线,履行“以病人为中心”的行医理念。
临床实践中落实廉政教育的行为
住院医师在临床实践中要经常的换科室,作为廉政教育的“流动群体”,纳入轮转科室和科研教育科共同管理,参加所在科室的廉政学习,签署《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承诺书》,学习网格监督员定期推送廉政案例,进行经常性提醒,学习廉政文化宣传栏中廉洁人物先进事迹,通过榜样示范效应,使住院医师自觉树立“以廉洁为荣,以贪腐为耻”的观念。
导师带教中引领廉政教育的思想
康宁医院对住院医师实行“双导师制(临床导师+全程导师)”。全程导师的遴选在技术职称、医德医风等都有明确的要求,要求全程导师每月与住院医师进行交流,导师有责任协助住院医师制订学习计划、制订短期与长期的学习目标,培养住院医师成为具有六大核心胜任力的医生,导师通过其职业道德修养和廉洁自律意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科研精神,潜移默化地引领者住院医师的成长。
通过廉政教育的理论学习增强了住院医师的职业素养,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自觉遵守法律与行业规范,将廉洁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对医疗腐败行为的辨别能力、抵御能力和监督能力,从思想源头上打下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基础,为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打下基础。通过廉政教育的临床实践住院医师具备了富有人文情怀的临床沟通能力,建立了互信和谐的医患关系,在职业生涯的启蒙阶段收获病人的锦旗和表扬信一方面是对住院医师职业精神的高度认可,提升职业成就感,另一方面意味着责任,激励着住院医师不断学习、努力提升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完善了医院廉政文化建设,丰富了住院医师思政教育内容。住院医师作为培训基地的学员,是公立医院特殊的群体,将清廉文化贯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加强住院医师廉政教育,丰富了公立医院廉政文化建设体系,扎实推进医院清廉文化建设。丰富了住院医师思政教育的内容,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从整体上增强住院医师综合素养,尤其是人文廉政素质,为社会输送合格优秀的住院医师。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