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改革动态
药学门诊您听说过吗?它是干嘛的?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来源:宁波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4-07-31 15:27      阅读次数:
[ ]【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准备出门旅游,我要带着胰岛素和一大堆药,该怎么保管?”

    “我妈妈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帕金森,每天都要吃一大把药,有问题吗?”

    不少慢病患者常年需要吃一堆药,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用药问题,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目前,我市多家医院开设了独立药师门诊、医师药师联合门诊等特色药学门诊,对患者开展一对一的用药咨询和指导,在进一步保障临床合理用药的同时,也让更多人看到药师的价值。

    1.png

    每天吃41片药

    怎么样才能吃对?

    药学门诊是指医疗机构药师在门诊为患者提供用药评估、用药咨询、用药教育、用药方案调整建议等一系列专业化药学服务,涵盖用药前、中、后各环节,解决患者用药疑问。药师可以根据病人的凝血功能、基因等各项指标,并结合病人疾病情况、过敏史、饮食情况、联合用药情况等,“量体裁衣”,为患者测算出最适合的用药剂量。

    当唐女士(化名)把一大袋药品摊开来放在桌上时,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药师门诊吴娇芬主任药师仔细数了数,一共12种。

    唐女士今年73岁,患有痛风、便秘、高血压、尿毒症多年,一天要吃整整41片药。为了维持肾脏功能,她每天在家做腹部透析。前阵子,她突然全身起了红疹子,还出现了腹泻。她在当地医院就诊后,肾内科医生排除了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过敏,怀疑是药物反应,建议唐女士前往药学门诊进一步咨询。

    吴娇芬仔细研究了这12种药品的疗效和机制,经过逐一梳理后,谜底浮出水面——是唐女士用于治疗尿毒症的一种免疫制剂引起了药物过敏。好在及时发现,吴娇芬为她换了种药,唐女士的红疹和腹泻症状消失,目前病情稳定。

    2.png

    “一些疾病在治疗中可能合并使用多种药物,如果不根据患者情况来选择药物,不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副院长、宁波市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主任委员吴光亮介绍,这就是药物治疗门诊存在的意义。目前,该院每周开设3个药师门诊,均为免费。

    努力“破局”

    多形式药学门诊应运而生

    目前,我市多家医院开设了药学门诊,不过,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患者对药学门诊的了解依然非常有限。为此,许多医院结合自身特色,在原有的基础上增设了联合门诊、专科药学服务门诊、药师慢病综合门诊等多形式药学门诊。

    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鄞州人民医院)药学部副主任邵中一介绍,该院早在2019年就开设了血液-药学联合门诊。

    血液科是鄞州人民医院的品牌学科之一,就诊病人病情变化快,以老年患者居多,尤其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用抗肿瘤药、免疫抑制类药物以及多种慢性病药物,人均服药达到5种。这些药物的剂量、品种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患者也往往担心同时服用这些药物会有相互作用和发生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血液-药学联合门诊由此应运而生。

    3.png

    如今,徐琨药师与血液科叶佩佩主任医师每周联合出诊半天,接诊患者40位左右。接诊时,叶佩佩光是查看化验单、询问近期身体情况加上记录,都要花上好几分钟。开完药后,她将后续工作移交给徐琨。

    “对于一些需要长期或较长时间内进行药物治疗管理的患者,我会将下一阶段服药的剂量、频率、注意事项等关键信息一一手写,让患者带回。毕竟药物太多,哪怕家人陪着来也未必记得住。我们把工作做实、做细,也减轻了家人的负担。”徐琨表示,药师还会全面评估并详细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依从性情况、药物不良反应、药物剂量调整情况等,以确保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方便后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与管理。

    “药师的参与能够帮助医生一起对患者进行用药方案的调整,同时医生可以将精力更多地放在疾病的诊断,疑难疾病的诊治。”邵中一表示。

    而随着互联网医院的兴起,目前我市多家医院也已在互联网医院平台上推出药学咨询门诊。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2名临床药师组成的专科团队累计已完成3000多例线上问诊,患者平均只需要等待10分钟就能与药师在线沟通。

    相关业内人士认为,药学门诊要实现从被需要到被接受的转变,仍需发力。建议药学门诊的普及率、覆盖面继续提高,也可以在二级及以下医院开设药学门诊,同时,进一步壮大医疗机构临床药师队伍。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