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县动态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携手防治结核,守护健康未来——鄞州区高校结核病志愿队宣讲走进社区
  • 阅读:
  • 时间:2024-08-22 09:38
  • 来源:鄞州区疾控中心
  • 来源:宁波市疾控中心
  • 近日,为助力‘无结核’社区的创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作为鄞州区“无结核校园”建设点,紧紧抓住暑期学生社会实践的契机,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组建海晏‘核’清结核病志愿队暑期社会实践团,携手鄞州区潘火街道,深入社区,分别在宜家社区、金谷社区、东莺社区以及晴江社区,面向老人与小孩群体,开展结核防治公益宣讲活动。

      

    宣讲团成员培训

    在宣讲过程中,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海晏“核”清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展现出了高度的专业素养和亲和力,他们采取了多种生动有效的方式,确保结核病防治知识能够深入人心。

      

    潘火街道晴江社区

    成员们深知社区居民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各异,因此特别注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医学知识,使得即使是老人和小孩也能轻松理解结核病的相关知识。

    为了增强宣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实践团成员们巧妙地结合生动的PPT展示和动画视频。这些多媒体材料不仅直观展示了结核病的来源、传播途径等关键信息,还通过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方式,让社区居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防治知识。

      

    潘火街道东莺社区

    宣讲内容覆盖结核病的多个方面,从基本概念到预防措施,再到肺结核的具体症状与治疗方法,都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讲解。特别是针对耐药结核病的危害,成员们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强调了科学防范的重要性,提高了社区居民的警惕性。

    除了单向的知识传授外,实践团还通过互动环节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例如,在讲解卫生习惯时,成员们鼓励大家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日常做法,共同学习如何更好地预防结核病。这种互动不仅加深了居民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促进了社区内部的交流和团结。

      

    潘火街道金谷社区

    在宣讲过程中,成员们特别强调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他们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生动的演示,引导社区居民认识到勤洗手、戴口罩、遵守咳嗽礼仪等简单行为在预防结核病中的关键作用。这种引导不仅有助于减少结核病的传播风险,还有助于提升社区整体的健康水平。

    在宣讲活动中,特别设置了创意帆布袋绘画环节,是一个具有创意性和互动性的亮点部分,这一环节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还以独特的方式促进了防治知识的传播。通过创意帆布袋绘画,居民特别是孩子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结核病防治的相关知识融入到艺术创作中。这种参与感不仅让孩子和老人更加投入地了解结核病,还激发了他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和兴趣。同时,这种方式有助于加深孩子和老人对防治知识的印象和记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联想到并应用这些知识。

      

    潘火街道宜家社区

    绘制完成的帆布袋将会成为健康宣传的流动载体。孩子们和老人会将这些充满创意和寓意的帆布袋带回家中,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们。帆布袋上的图案和标语将会成为向家人、邻居和朋友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有力工具。

    通过这种创意而有趣的方式,使参与活动的孩子和老人对防治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而且他们的家人和周围居民也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提高整个社区的防治意识和健康水平。

    活动结束后,各个社区居民表示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希望他们将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家中,与家人共同学习、共同防范,为构建健康、和谐、无结核的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几位社区负责人也表示:未来将继续携手社会各界,为居民提供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共同编织一张坚固的健康保护网。

    孩子们健康成长,老人们健康长寿,这不仅是对构建健康中国的期望,更是对共享美好生活的有力践行。让我们携手同行,守护健康,共建“无结核”社区。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作为鄞州区“无结核校园”先行单位,其海晏‘核’清结核病志愿队在2024年荣获“2023年度中国百千万志愿者优秀团队”、“2024年浙江省“无结核校园”志愿者项目优秀组织一等奖”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