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改革动态
打造创新磁共振产品“家族”!这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瞄准高端医疗设备持续攻关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来源:宁波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5-09 16:35      阅读次数:
[ ]【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在守护健康的第一线,每一个改变都和百姓福祉息息相关。为记录宁波卫健事业发展的坚实步履,展现新时代健康事业的新气象,近期我们推出2025年度策划——“健康新势力”。

    新势力是新趋势也是新能力,既是破局的锐意,也饱含扎根的深情。这组系列报道分为科研篇、基层篇、人物篇、信息化篇和学科篇5个篇章。今天我们将首先开启科研篇,与您一起走进那些承载希望的重点实验室与研究中心,感受宁波卫健人的科研创新力。从解码肿瘤基因的深夜实验室,到预警心梗风险的AI大模型;从中药材新品种的试种基地,到自主研发高端医疗设备的智能车间……科研的“高冷”与民生的“温热”相遇,只为将临床工作中的更多的“不可能”变为“生命的可能”。

    今年3月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新一批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产品目录,由宁波市第二医院参与研发的全球首台多体位无液氦磁共振设备榜上有名。该设备的获批上市,标志着我国高端医疗装备领域实现重要技术跨越,也是“无液氦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及应用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主要成果。

    作为我市卫生健康系统首个获批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该团队不但破解了进口液氦供应对我国磁共振设备发展的“卡脖子”难题,还拓展了磁共振设备的未来应用场景。

    640.gif

    瞄准行业痛点  产学医携手开展十年攻关

    磁共振设备因其无辐射、分辨率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治和研究。但作为一种高端医疗设备,多年来我国的磁共振设备市场一直被进口品牌垄断。

    “说到磁共振设备的研发,就绕不开磁共振的工作原理。”无液氦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及应用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宁波市第二医院影像学科带头人郑建军介绍,产生磁场的磁体是整个磁共振设备的核心,磁体有永磁型、超导型、常导型三种,超导型磁共振是目前磁共振成像技术主流。

    “传统磁共振设备中的超导磁体,都是利用超导材料在-268.8℃下电阻降低为零的现象制作而成,需要大量液氦进行冷却。但液氦价格昂贵,且九成以上的供应依赖进口。随着进口液氦价格连年上涨,磁共振设备的运维成本节节攀升,成为制约磁共振产业发展的痛点,医院也受影响。”郑建军介绍,传统磁共振设备因为有液氦的存在,安装环境受限,只能安装在大楼的底层,也无法移动或旋转。为突破这些限制,多年来全球磁共振行业都在持续探索减少甚至完全摆脱液氦的技术路径。

    “宁波有非常好的产业基础,十年前,我们有了研发新一代磁共振设备的想法,和鑫高益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诺丁汉大学一拍即合。”郑建军介绍,英国诺丁汉大学医学影像中心是闻名世界的磁共振发源地,其创始人彼得·曼斯菲尔德曾获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磁共振的诞生做出重要贡献;宁波市第二医院影像团队是省级重点学科,拥有雄厚的临床和科研实力;鑫高益公司则有多年磁共振设备制造经验,三者的强强联合奠定了自主创新的基础。

    64011.png

    640 (1)1.png

    十年磨一剑  全球首台多体位无液氦磁共振设备成功上市

    从2015年开始,郑建军和研发团队各展所长、持续攻关,历经无数次试验与失败,终于取得了关键零部件的突破,用直接传导制冷的方式替代了液氦冷却。2022年,这个由医院、高校、企业组成的研发团队成功获批“无液氦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及应用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研发之路自此如虎添翼。

    2024年6月,全球首台100%无液氦且可旋转的磁共振设备在宁波市第二医院安装,随后投入临床试验,并于今年3月获批正式上市。该设备的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90%,单台设备年均运维成本能降低20%,多体位成像功能可提升早期疾病检出率15%以上,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际PCT专利20多项,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站立位影像检查更加贴近人体的自然生理状态,在做脑功能成像、盆底结构、脊柱状态、关节功能等检查时,能提供更真实、全面的影像信息。”郑建军介绍,无需液氦的磁共振设备更轻、更灵活、更安全,患者可以站着或采用倾斜体位接受检查。这台设备自投入临床试验以来,已完成800余例患者的多体位扫描。临床实践证明,其影像检查精准度不输于进口同级别设备,而且功能更强大。

    “这是一位子宫脱垂患者的片子,用常规的磁共振设备检查显示子宫脱垂只有1度,站着做磁共振检查时,更接近人体日常生理状态,结果显示患者的子宫脱垂已经达到3度。这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宁波市第二医院影像科医生郭丽萍介绍,可以站着做的磁共振在盆底疾病、脊柱类疾病的检查方面有传统设备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医院已经利用该设备开展了多项临床研究。

    640 (2)11.png

    640 (3)11.png  640 (4)11.png

    未来更可期  更专更精的产品将布局更多应用场景

    首款多体位无液氦磁共振设备上市之后,相关应用软件的研发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围绕图像优化、智能扫描等目标,团队正在进行相关磁共振应用软件的开发,以提升设备的扫描速度和清晰度,拓展设备的功能。”郑建军介绍,在开展研发工作的同时,工程研究中心还在进行跨学科人才的联合培养。

    又轻又能动起来的磁共振设备成功上市,给研发团队带来更多的产品迭代创新灵感,更精、更专且各有所长的系列磁共振产品正在酝酿中。

    “另一款基于同样技术的新生儿无液氦磁共振设备已经初步成形,下一步将投入临床试验阶段。”郑建军介绍,这款专用于新生儿的磁共振设备,可以给保温箱里的新生儿做检查,助力危重新生儿救治。

    研发团队还在1.5T的基础上研发了竖直的3.0T脑成像专用磁体,从而优化磁共振成像的信噪比和分辨率,缩短扫描时间。接下来,可望研发出一款专用于脑成像的磁共振设备。

    此外,配备无液氦磁共振的复合手术室、可移动的方舱磁共振也在打造中。

    “重量更轻、安全性更高的无液氦磁共振产品上市,使得舰载磁共振、车载磁共振等设想成为可能。“郑建军介绍,未来团队还将继续在磁共振产品创新之路上合力攻关,相信相关研究成果会有力推动磁共振设备的普及,造福更多患者。

    作 者:孙美星

    编 辑:曹   歆

    责 编:孙美星

    来 源:宁波市第二医院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